第1007部分(3 / 4)

小說:將血 作者:

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起意

趙石也是閒著無事,心情又好,叫了和尚過來,瞅著和尚故作鎮定的樣子,有點好笑。

遂把酒杯推了推,示意和尚喝酒……

和尚嘴裡有點發苦,不過還是搖頭道:“多謝國公,貧僧從不飲酒。”

趙石就笑,“我見過不少和尚,守清規戒律的可不多……”

這和尚確實多話,聞言,幾乎沒有思索,嘴上便答道:“我佛弟子,不飲酒,不食葷腥,無他,表虔誠之意爾,但有些大德僧人,不需口誦真言,不需默坐禮佛,心中自有佛祖真身,如此,便也不需守那世間清規戒律,但貧僧修持未夠,若飲了酒,吃了肉,便是自遠於佛,再稱不得佛門弟子了。”

這話聽著像是歪理,詭辯之言,但人家和尚和讀書人一樣,都很有辯論的興趣。

讀書人叫辯難,和尚這裡就叫論法,打禪機。

所以,這話也就不能從表面理解。

人家說的真正的意思是,這些清規戒律不是佛祖定的,所以,佛祖沒錯,錯的是世人而已。

明著看,回答的有些似是而非,但實際上,機巧之處也就在這裡,因為他看出了趙石對佛祖有著輕蔑之意。

但這樣含義艱深的對話,他算是找錯人了。

趙石笑笑,拿起杯子,飲了一口,笑容斂去,若是和尚飲了這杯酒,他即便心中有所鄙夷,但也就算了。真小人和偽君子之間。他顯然更喜歡前者。

但聽了這狡辯之言。心裡不喜,便要給和尚點刺激了。

“和尚即守清規,但為何這座園林會在寺廟名下?你可別跟我說,和尚不貪財,只是給佛祖找個歇腳的地方啊……”

老僧還算沉得住氣,不過心裡是不是如表面那般鎮定就只有他自己和佛祖知道了。

“國公言重了,善信之納,其意甚誠。不受則恐,受之則安,非我佛弟子貪圖財貨也……再之,此園不禁行人,不拒善信,往來皆宜,而國公一到,行人禁絕,諸人退避,如此說來。此園,如今乃國公之私產也……”

趙石揚了揚眉。還是那句話,論起言辭便給來,就算再來幾個晉國公,可能也非是老僧對手。

講道理這事,只要不動拳頭,你拳頭再大,也是沒用。

趙石會掄拳頭嗎,顯然不會,犯不上,別說他只是閒來無事,想逗弄下人,就算他想找個由頭收拾人,也不會拿這個老和尚開刀。

其實,老和尚說完了,也後悔了。

他在寺廟裡,輩分很高,但一天主持也沒做過,就是因為他管不住自己這張嘴。

較真起來,佛家五戒,他犯的就是妄語之戒。

他也知道自己話多,但他天性如此,怎麼也改不掉,年輕時,更曾有與年輕的讀書人辯論佛法,讓三個士子惱羞成怒,對他飽以老拳的經歷。

不過如今年歲老大,修行日久之下,已經沒了多少年輕時的銳利。

但臨到有了對手的時候,還是有著多嘴的毛病。

就像現在,這等反詰之語,幾乎是脫口而出,這和他有點緊張不無關係。

話一出口,他就後悔了,在心裡先念了遍佛,然後才忐忑的瞅了一眼眼前這位大秦權貴。

讓他心一下落下來的是,趙石輕輕點下了下頭,還呵呵笑了起來。

“老和尚說的到也不錯,但事情不能這麼說,你們有清規戒律,我輩中人也有一定之規,你們和尚喝點酒,吃點肉,最多最多也就是趕出佛門,不當和尚罷了,我這裡的規矩要是亂了,那是要掉腦袋的。”

趙石嘿嘿一笑,瞅著老和尚接著道:“就像現在,若是不禁行人,混進來一二欲要圖謀不軌之人,怕是過後,即便我想網開一面,也是不成,你這佛門清淨之地,就要成修羅鬼蜮了……”

老和尚立即賠笑,心底裡卻冒出了點寒氣兒。

不因為言語有多駭人,而是那眼神兒實在有點滲人。

而老和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位可怕的大秦權貴,只有在興致好的時候,才會偶爾逗弄一下不相干的人。

因為趙石其人,從來不會認為言語上的威脅能夠有多大威力,就像兩軍對持,不會有人想著先理論一番再開戰,因為刀已出鞘,箭已在弦,什麼道理在那個時候,都無任何意義,打過了,才知道道理在哪邊兒。

至於老和尚這樣的小人物,更不會得到什麼特殊的待遇。

這就像小孩看到一隻螞蟻,來了興致就上去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