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部分(3 / 4)

小說:將血 作者:

才恍然大悟,大將軍趙石欲重掌國武監,不但一腳將齊子平踢了出去,而且,將兩個國武監最重要的位置,都換上了自己的門生。

國武三雄,杜橓卿一躍而為戶部右侍郎,國武監祭酒,種懷玉還老實的呆在太原,當他的河東宣撫副使。

另外一位,朝廷自然不會忘了,晉木華黎為大將軍,撫草原諸部,三等塞上侯,短時間內,這位木大將軍恐怕是不會再回京了。

可以說,在大將軍趙石重用之下,國武監三雄各個青雲直上,十數年間,便走完別人一生都走不完的宦途之路。

其中,木華黎的際遇簡直就可以稱之為傳奇,從一介草原胡人,到大秦上將,快馬加鞭之下,旁人是望塵莫及。

當然,木華黎的官位之所以晉身如此順利,除了大將軍趙石的信重之外,也有著特殊的原因。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草原那等地方,大秦的大將軍們還真不願去那裡喝風飲雪,和一堆臭烘烘的胡人混在一處。

於是,草原之上,也就差不多變成了木華黎的天下,一個大將軍位,是少不了的。

隨之而來的,還有對草原諸部的封賞,乃蠻部終於有了汗王,魯烏爾阿拔成為乃蠻部太陽汗,至於克烈部和韃靼人,蔑兒乞人,朝廷各有加恩,便不在這裡一一細表了。

伐夏將士,各個皆有封賞,加官進爵,皆大歡喜,便是戶部眾人以及中書,樞密院的重臣們,甚至於六部上下,因辛勞國事,在臘月裡也得到了朝廷的賞賜。

可以說,成武五年年根上,朝野內外,一片歡騰。

但伐夏一役最大的功臣,大將軍趙石的封賞還沒有下來,許多人都在瞧著,根本不知道,朝廷到底要怎樣賞賜這位大將軍。

許多猜測,都已不攻自破,這要是在景興年間,不用問了,不降罪都是好的,就不用再想著什麼封賞之事了。

但這是成武一朝,大將軍趙石在獻捷大禮之後,被皇帝陛下招入宮中,一番長談,眾人都看在眼中,聽在耳中,不會認為大將軍有失寵之虞。

只是到了這個時節了,封賞還沒有動靜,讓很多人都有了好奇,朝廷到底是什麼意思,皇帝陛下又有著怎樣的打算?

要知道,除了兵部右侍郎的位子空懸以外,好像朝中再沒有什麼有分量的位子可以安置大將軍趙石了。

難道大將軍趙石不甘寂寞,還想再次出京領兵?是去東邊,還是去北邊?一時間,朝野上下,眾說紛紜,興國公這三個字,好像成為了大家口中最常出現的字眼兒,一天不談上幾次,就覺著渾身難受一般。

議論了沒有多長時日,大將軍趙石的封賞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終於隨著聖旨,下到了興國公府。

冠軍大將軍,興國公趙石加爵二等晉國公,封地大同府,賜一百五十戶,領樞密副使之職,別看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爵位,一個職銜。

但還是在朝野中引起了震動,許多無權參與朝廷議決的朝臣,都有些發矇。

晉國公,這是能夠賞下來的爵位嗎?這是能夠賜給臣子的爵位嗎?

要知道,自三家分晉之後,再無什麼人敢稱晉國公,自前秦統一天下,到漢末諸侯割據,再到唐末戰亂,晉地多有割據,但晉國公的爵位,嗯,好像唐時重臣裴度曾有過。

但裴度的功勳,大將軍趙石……嗯好吧,裴度為文臣,不以戰功聞名……

而且還實領封地,大同府,邊塞重鎮,哪裡能夠輕易封給臣下,長此以往,豈非有割據之遺患?

如此封賞,不是太輕,而是太重了些,許多臣子的新年都沒過好,準備奏摺,便要上書朝廷,欲讓朝廷收回如此亂命。

實際上,大將軍趙石伐夏功成,怎麼封都不為過,但這樣的封賞下來,卻讓文官們有些恐懼,大將軍趙石如此,後周覆滅,難道還要封出宋國公,趙國公等爵位?

如此,豈非重演春秋戰國之禍亂?

不過,不用人上書,朝廷又下旨意,令晉國公趙石派人,於大同修建行宮,作為皇帝陛下北狩駐蹕之所在。

皇帝行宮要修在大同,這在大秦攻克大同之後,朝廷便有意如此,其時,金國大同行宮在一把大火中盡數燒了個乾淨。

為了安撫大同百姓,於是朝廷借修建行宮之名,行賑濟百姓之實,實際上,很多東西都被河東截留,用在了地方上。

而現在朝廷明旨,要修建大同行宮,這就不一樣了,大同那裡必定要建成一座行宮,不會再允許地方截留。

這是什麼意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