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吐蕃王庭,怎麼可能讓更個吐蕃置於大秦統治之下,最多隻是個稱臣罷了。
比如大唐耗的北方突厥四分五裂之後,稱臣的部族多如繁星,但內附的,卻沒有多少,這就是其中真正的區別所在。
突然之間,多出了一大片疆土,朝野臣工皆是震撼難言,將軍們最很高興,大秦又多出了一處養馬之地,蜀中為大秦之糧倉,再多出這麼一處地方來,大秦兵鋒還有誰能抵擋?
大臣們回過味兒來也是狂喜,同門下平章事李圃上書賀喜之餘,趁機提出,請陛下大赦天下,以為之賀。
成武皇帝最終答應了下來,朝野動盪隨即平靜,人心從所未有的安穩,甚至於景帝皇位最穩固的時候都比不得。
雷霆過後,格外施恩,效果比溫水煮青蛙還要好的多,誰也不願在這個時候鬧了,已經鬧夠了,大臣們累了,將軍們也感覺累了,皇帝陛下有些不甘,也只能順應大勢,這場滔天風波,就這麼戲劇性的收了場。
隨之,河中的文武之爭,也早早落下了帷幕,王正清被拘拿回京,隨即問斬,據說河中百姓多有拍手稱快者,就不知是真是假了。
大秦成武元年六月間。天氣炎熱,更熱的卻是大秦人心。
論功行賞之前,中書終於拿出了氣魄,報到御前,成武皇帝隨即用印。
封李匪為歸義王。世鎮吐蕃低地。子孫綿延,世襲不替,其餘賞賜,尤其豐厚。這些都不算什麼了,大秦第一個異姓王就這麼新鮮出爐,而西夏的情勢開始變得不妙了起來,吐蕃低地與延州鎮軍護衛犄角,一旦出兵。西夏已是很難再能擋得住了。
尤其是現在,西夏國內,派系傾軋無日或無,朝堂混亂不堪,民間義軍揭竿而起,剿之不絕,這個屹立與西北的西夏党項人朝廷,已是風雨飄搖,現出了垂死之像。
此時此刻。即便是西夏人有稱臣之心,也得問大秦答應不答應了的。
一些中樞重臣在李匪口中知曉了吐蕃如今的情形的時候,更是喟嘆不已,老大帝國,原來竟已悄無聲息間到了如此地步。更是讓眼前這位歸義王差點率兵佔了王庭,之前許多擔憂,隨即煙消雲散,有的人更是想到。吐蕃竟是如此虛弱,異日不定也會淪為大秦臣屬。這等絕世之功勳,可能又要便宜這位歸義王了呢。
這些大臣們可聰明著呢,隨後便有人上書朝廷,請以大秦公主姻之,以籠其心,也好為異日征伐吐蕃做個準備,這想法,連趙石聽聞,都是咂舌不已,果然是氣魄非凡,目光長遠老道,非是常人所能及。
說起來,內附的胡人部族,不論古今,都充當的是打手的角色,就像唐時攻伐叛亂部族,用的多是內附之人,唐時最有名的一次,就是一部叛亂,聲勢不小,唐軍兵到亂除,將這個部落趕入了戈壁之中,唐軍將領皆欲回軍,結果一個內附將領就道了一句,今不除之,必為後患。
率著自己手下人等就追入了戈壁,追了有百餘里,終於追上了敵人,盡取敵首而還,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內附部族並不鮮見,一些人的忠心比之旁人尤勝幾分,打起以前的自己人來,不遺餘力,是上好的打手材料。
李匪其實處境差不多,若非他與趙石交好,又是個漢人,不然的話,以後朝廷對他是要有許多考量的,恩威並施,才是正常的手段。
大秦成武皇帝六月中,大將軍趙石親率群臣為歸義王送行,但行裝比起來的時候,多不了多少,皇帝陛下賞賜下來的東西,都被放在了定軍侯府中。
臨行之前,李匪拍著趙石的肩膀,哈哈大笑,“趙兄弟,這次哥哥的爵位可是比你要高了,記得下次相見,兄弟要先行禮才成啊……”
沒有多少離情別緒,男兒相交,天涯比鄰,趙石同樣摟住李匪的肩膀,笑道:“三哥此去,多多珍重,異日相聚,再與三哥喝個痛快。”
李匪頭還暈著呢,這些日子可沒少跟趙石喝了,自然甘拜下風,道:“還是他孃的大秦的酒好,吐蕃那邊釀的酒,總帶著一股羶氣,兄弟可要記得,每年多給哥哥送些過來,不然哥哥可不答應。”
趙石回道:“這個自然,不過忘了跟你說了,以後每年別老是送些俗物過來,擱著還佔地方……”
李匪一聽不滿意了,“哥哥那裡多的就是這些玩意,又沒地方顯擺,只要都送來你這裡了,怎麼,你還不滿意?到是想問你一聲,哥哥那裡除了牛羊馬匹,還能有什麼你看得上眼的東西,莫不是想讓哥哥送幾個吐蕃黑婆娘過來,鬧的你府內不得安寧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