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1 / 4)

小說:將血 作者:

直到現在,彷彿已經塵埃落定,再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傳言出來,但身在相府日久,連老僕人這樣的小人也是知道,這世間故事,沒個說的準的時候,誰知道南邊又能起什麼波瀾呢?現在得勝伯府上的人前來求見,不知又是什麼事情等著呢。

“去,請來人到這裡來見一見吧,請於先生到書房,說我過些時就到,這裡不用閒雜人等伺候了……”楊感沉吟片刻,吩咐道……

於良信一襲淡青色儒衫,靜靜的安坐於書房之內,不時飲著香茗,書房的兩個小書童等著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活泛,但卻都守著規矩,不敢亂動,只是肅立於那裡,不時上前填茶倒水,長的俊秀,也伶俐的很,卻絕不多說一句出來,正是豪門大家的風範。

於良信心裡讚了一聲,多少有些羨慕,他是河中府人士,家中也算富裕,河中也算得上是大秦難得的膏腴之地,可以養馬,又可種田,百姓雖不富庶,但比之西北卻要強的多了,尤其是河中文氣極濃,出仕之人不少,而河中幕的名聲也是極大。

當然,對於於良信來說,為人幕僚參贊並非其本意,他來京師長安是趕考來的,但也是倒黴,正逢國喪,又有戰事拖延,在長安呆了近兩年,朝廷卻遲遲未曾開考。

和大多數貧寒士子不同,於良信卻並不為生計所苦,只是他這個人閒不下來,在長安空耗著非他所願,又不想就此回鄉,於是便一咬牙,打算在京中找一家入府為幕算了,等到朝廷開科取士,再定行止不遲。

正好,相府這裡有些空缺,以他的才學見識,得來自不會費什麼工夫,也是正趕上府中長史南先生離去,同門下平章事楊感身邊頗缺得力之人,與府中幕僚見面的時候就多了些,意思也是明白,自然是考校各人才學氣度。

而於良信便在此時脫穎而出,得了重用,可以與聞一些朝中大事,雖還沒有實至名歸,但行的其實便是府內長史之事了,他這人也是極為聰明之人,做什麼也能靜下心來,上手極快,但他還是能敏感的察覺到,身為相輔的楊相對他並不算太滿意,也不知之前那位南先生是何許人也,總能讓他在相府中找到一些這人的影子,而那人受楊相的之恩遇更非他可比的了的。

雖說讓他頗有些耿耿於懷,但他心胸也還寬曠,又志不在此,便也就能做的做,能說的說,並不非要將長史之職爭到手中。

而現在在他看來,同門下平章事楊感在朝中的處境也很是不妙,新帝登基,銳意進取,對於正德一朝留下的老臣們雖說禮遇有加,但卻並不信重……若非戰事綿延,又要穩固朝政,說不定大秦朝廷已然是另一番局面了的。

饒是如此,楊相在蜀中戰事上面也受了牽連,為人所攻訐詬病,去了樞密使的職務,而今楊相又稱病不朝,他已隱約感覺到,這位四朝老臣多數是心中已生去意的了。

而他每每深思,若蜀中戰事一敗塗地,這位國朝重臣也許還能掌控朝政一段時日,但蜀中之戰一旦全勝,則……那位陛下恐怕就要藉助開疆拓土之威,行那革故鼎新之事了,此乃大勢所趨,非是一人兩人所能當之,即便是門生故吏,遍佈朝野的楊相,也是不成。

既然看清了這等時局,於良信不驚反喜,也只有波濤起時,才能塵封破浪,立於潮頭,以他如許年紀,若無那位趙大將軍一般的際遇,又如何能青雲直上,一展胸中抱負?

楊感本人驚採絕豔,少年時文名動於朝野,這書房之中的字畫自然也都不是凡品,若是平日,機會難得,於良信自要觀賞一番,但今日聽到那位羽林將軍派人入府的訊息,卻是無心於此了,只是滿腦子的胡思亂想,有些不著邊際。

正思緒連篇之際,書房之外腳步聲響,有人已經恭稱老爺,於良信收拾心思,趕緊站起身來,躬身迎候。

門聲一響,楊感已經邁步進來,於良信行禮之餘,偷眼看過去,幾日不見,這位當朝首輔好似又憔悴了幾分,不過精神看上去不錯,臉上掛著誰也模仿不來的笑容,讓人一見之下,便能生出幾分親近來,但只要再仔細一瞧,便能從中感到讓人侷促的威嚴,這樣一個人,不管是年老,還是年輕,都無多大分別,,天生就彷彿比別人高出一等,讓你在他面前直不起腰來。

“讓誠之久等了。”簡單說了一句,已經緩緩落座,讓人送上果點香茶,屏退下人……

“看這氣色,相爺可是大好了。”

楊感卻是擺擺手,笑著道:“年老體衰,有什麼好不好的,來,坐下說話。”

等於良信有些拘謹的坐下,楊感才又笑著道:“聽說前幾日,誠之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