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2 / 4)

小說:將血 作者:

府內幾位先生與人聚會論文,結果如何?可有進益?”

於良信挪了挪身子,儘量使自己輕鬆下來,他雖然是有大報負之人,但畢竟年輕,出身又是平常,在楊感面前,卻是找不到一絲一毫掌控話題的感覺。

不過聽楊感問起此事,卻是知道該說什麼,遂笑著道:“那南唐使者文采斐然,成語成章,我等德淺才薄,萬萬不及,若換了是相爺當面,說不定還能挫一挫其銳氣,我等……唉,說來慚愧,卻是給我大秦丟了顏面。”

知道他這裡說的都是實情,但楊感卻不以為意,微笑道:“江南之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北地之人,在這文字功夫上自要遜色許多,不需妄自菲薄,像這等文章口舌之爭,計較的深了,卻是失了本意。”

於良信也是笑道:“相爺說的不錯,都說文人酸腐,誠之也是讀書之人,但卻知道,若無其他才幹,只知整日大義微言,誇誇其談,才襯得上酸腐二字,南人柔弱,且尚空談,魏晉遺風,害人不淺……”

楊感見面前這個年輕人溫文爾雅,談吐簡練,並無半分氣餒之色,心中暗贊,此人將來前程可以預期,他是知道的,前些時,南唐使者入秦,那南唐使者年紀輕輕,又言乃南唐狀元及第,腹中多有錦繡,為南唐文壇翹楚。

這樣一來,長安城中文人士子便多有不服,前去討教,而於良信等人也是在其中,前幾日一場會問下來,據說那南唐使者侃侃而談,文辭華美犀利,風姿絕世,讓前去眾人弄了個灰頭土臉,便是於良信也為那人擠兌的啞口無言,丟臉之極。

但現在瞅著這個年輕人說起幾日之前的事情來,既無虛詞諱言,又無多少爭勝之心,平平靜靜之間,句句皆切中要害,已多少有些大家之風範了。

楊感暗自點頭,江南雖出人才,但大秦人才更是鼎盛,文章或許不如,但若論起才幹來,那南唐使者也就多了一張利口罷了……

心裡作如是想,嘴裡卻不再多說此事,而是話鋒一轉道:“誠之可知今日老夫何事召你前來?”

於良信笑了笑,直接道:“可是與得勝伯那裡……”

楊感微微點了點頭,想起之前所見的那個臉色蒼白,卻風姿特異的年輕人,與於良信兩廂比較,心裡沒來由的卻是一陣嫉妒,不過到底是度量非凡,嫉意一閃而過,馬上恢復了平靜。

不過還是嘆了一口,眸光閃動,笑容中多出了幾分寂寥之意,“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大秦後繼有人,老夫這裡卻也安心了。”

於良信眉頭一皺,心裡卻更加的好奇了幾分,雖說察覺出了老相爺心中那份難以細說的複雜滋味,但還是不由問道:“那……陳惜身說了什麼?竟讓相爺生此感慨?”

楊感搖頭失笑,到底是老了,權欲之心卻還未去,這些時日借養病之名靜心思索,卻還是左右猶疑,無非就是放不下手中之權罷了,看著這些年輕人如此,自己垂垂老矣,卻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他這些天思慮的無非都是此事,心中自是感慨良多,若是平日無論與何人相談,又怎會如此說話?無非是觸景生情罷了。

看著於良信這麼一副模樣,驀然之間,卻是生出些考校之心,道:“誠之,我來問你,若你與那得勝伯趙柱國易地相處,當如何?”

於良信愣了愣,接著對上楊感的灼灼目光,心中一跳,不驚反喜,心中一陣振奮,那位以稚齡從軍,如今卻掃平蜀地,縱橫開闔,立下了不世之功的少年將軍,當如何面對這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局面?

是欲皆功高無兩之勢再進一步,還是為今後計,退而保身,免了功高震主的後患?

他這個時候已經顧不得去想,為何老相爺要問這個了,趙石趙柱國如何,又和老相爺這裡有什麼干係,只是擰著眉頭苦思良久,這才抬頭緩緩道:“趙將軍功在社稷,為彰其功,朝廷犒賞是免不了的,也不會讓他推辭,進退餘地不大。”

“如今陛下英明神武,乾綱獨斷,趙將軍簡在帝心,又有大功於國,這封賞自不必提,但……趙將軍年紀……已然如此,若再立殊功,難免有賞無可賞之憂,此乃取禍之道,為人臣者大忌。”

“所以,以誠之愚見,朝廷封賞,為今後計,為子孫計,趙將軍即便不能固辭不受,也當想方設法,韜光隱晦一番才好,畢竟陛下雄武,非是嫉賢妒能,不能容物之人,而今用兵蜀中,未嘗沒有橫掃逐鹿天下之志,將來用兵天下,還能少的了趙將軍這等名將?

趙將軍若也有輔佐明君,匡扶天下之志,便不可為一時之利,而誤將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