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醞釀溫鍋(一)(1 / 3)

“我來蒸。乾糧上你們誰也甭管。”田青青高興地摩拳擦掌。

“白麵乾糧吃的多,十二、三個人呢,你能行?”郝蘭欣不放心地說。

田青青:“咱的七印鍋一鍋能蒸六十多個。我提前蒸出一鍋來,然後每天蒸兩鍋,一百二十多個。不夠了再添先前蒸的,保管沒問題。”

郝蘭欣見田青青說的信心滿滿,也只好點頭。

於是,田青青主動承擔了蒸乾糧的任務:暄騰騰的白麵饅頭一上午蒸兩鍋,自第一鍋熟了開始,滿庭院便飄起饅頭的香甜來。

郝蘭欣、楊老太太、田盧氏、老五奶孃、四奶奶,則負責燒水、做菜做湯。

一上午的體力勞動,大家都餓得前胸貼後背。院裡飄起饅頭香的時候,他們的食慾就膨脹到了極點。待一坐下,便呼啦呼啦地吃了起來,滿桌的湯水,跟小豬崽搶食一樣。

建築隊上的人們,大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家裡的日子並不富裕。平時也很難見到白麵饅頭。沒想到出來幹活倒吃上了。工人們都誇東家的水甜菜香饅頭白,是他們在外面吃的最好的飯食。

“那你們就多吃點兒。都是賣力氣的活兒,別頂不到時候。”郝蘭欣笑眯眯地說。

“很飽了,很飽了”一個小夥子呼拉著自己鼓起來的肚子說道。一個不經意間打了一把飽嗝。大家都笑了起來。小夥子尷尬地撓了撓頭。

一個穿戴不怎麼樣的小夥子拿著一個饅頭,對郝蘭欣說:“東家,我已經吃飽了。但這個饅頭我還能饒下去。我不吃了,晚上拿回去給我奶奶吃行嗎?我奶奶七十多歲了。我記事以來,就沒見過她吃過這麼白這麼香甜這麼暄騰的饅頭。”

郝蘭欣大大方方地說:“你儘管吃。晚上回去的時候,我再給你拾幾個,給你奶奶帶回去。”

啊呵,家中甕裡有的是麥子,郝蘭欣說話底氣也足呀!

田青青見狀。便從代銷點買來幾張包裝紙(這個時候還沒有塑膠包裝袋,這讓田青青有些折手),按人頭包了份數,每包四個。走時每人帶回一包。

第二天,兩鍋乾糧改成了三鍋。

別看不起眼兒的小恩小惠,卻大大地鼓舞了建築工人的幹勁兒。連北房帶院牆帶大門,不到半月就完工了。

風乾了一個多月後,在十一月初,一家子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大北房屋裡。

房子的格局正如田青青計劃的那樣:一拉溜四間平房,每間南北長六米,東西寬四米,室內面積都是二十四平方米。

北房的東頭是一個大單間,對外開著門。

西邊是相連著的三間。中間是堂屋,兩邊是東、西里間。

東、西里間裡都打著斷間牆,隔成了一大一小兩個單間。南邊的大,十六平方米,北邊的小。八平方米。都衝堂屋開著門。

田達林和郝蘭欣夫婦倆,住堂屋東邊南間;為了方便田幼秋做作業,兄弟二人住堂屋西邊南間;田青青和田苗苗,住堂屋西邊的北間。雖然只有八平方米,放上一張雙人床、一張小書桌和兩把椅子,剩餘的空間還很大。

楊老太太一個人住了最東邊的大房間,二十四平米的間量。北邊是臥室。南邊是客廳,寬敞的很。

堂屋東邊北間屋,則做了客房,預備著親戚朋友來了住。

還別說,田達林一家剛搬進去,田青青的姥姥——郝徐氏就來住了幾天。

過去因為住房緊。郝徐氏除了侍候郝蘭欣月子(她來了田達林就搬出去)來住過幾次外,別的時候從來沒在這裡住過。這一次見二女兒蓋了大房子,高興地住下了。還對郝蘭欣說:“二妮兒,你蓋這麼好的房子,連媽都羨慕嫉妒你了。”

郝蘭欣笑著說:“媽。你別嫉妒了。這間房子就是你的。你和我爸常在這裡住都可以。我們養活的起你們二老。”

郝徐氏也笑著說:“等你爸不給花廠看門了,掙不動工分了,我們就來常住。”

郝蘭欣:“媽,咱這就說好嘍,不許變卦。“

郝徐氏:“一定。有我外孫女這個小能耐人兒,我巴不能夠呢。”

母女倆把臉都笑成了一朵花。只不過郝徐氏的是菊花。

田達林家的房子,在整個田家莊也引起了轟動:一是樣式新穎,利用率高,比老式房子提高了一倍;再就是關於資金。

老實巴交的田達林,春天還借住在場院屋裡,秋天一下子家雀變鳳凰,住上了全村最大最好的房子!他們家怎麼會有這麼多錢呢?!

“鬧雞瘟時掙了不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