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抉擇 作者:左思右想

到大型廠中陽紡織廠任廠黨委書記兼生產廠長職務,成為當時省裡最年輕的正廳級幹部,他在廠時,中紡曾經輝煌了很長一段時間,幹部團結、隊伍整齊、患難與共、心心相印。李高成帶頭廉潔自律,在全省大中型企業中率先制定了領導成員上下班不坐車的規定。他每天騎腳踏車往返40里路,上下班風雨無誤。中午同工人一塊吃食堂,晚上下班回到家總要超過10點。廠裡的工人,包括其它工廠的工人們,對此無不受感動。後來他當了副市長、市長,在這將近10年的時間裡,李高成為這個省會城市幾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他從來都沒有退縮過,更沒有被嚇倒過。在分管工業的那幾年裡,他大刀闊斧,旗幟鮮明地引進外資,深化改革,使20多個猶豫不決、裹足不前的國有大中型企業輕裝上陣、大膽開拓,從而在社會上引起了劇烈的震撼和強烈反響。在李高成手裡有過許多令人難忘的大舉措、大建設:市內二環和三環路的興建;市中心大街的拓寬;六座市內立交橋的動工;50公里過境高速公路的建設——他的組織才華與指揮魄力以及他無私無畏、坦蕩胸懷是有口皆碑的,他在老百姓中間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當他病倒時,才能有幾千人聚集在醫院的大門口守望。我們的人民從來不會忘記為他們做過好事的人!

這一切穿插在書中的交代與敘寫,對李高成這一中心人物來說,並非他的故事重心,然而卻是他出現在反腐敗鬥爭的背景,是他在這場鬥爭中做出最後抉擇的出發點,也是他性格發展的依據。因此,雖非重心,但對塑造李高成這一形象的完整性來說,卻又是斷然不可少的,因為沒有這一切鋪墊,李高成的最後抉擇以及反腐敗鬥爭的勝利都缺乏了說服力。

李高成在反腐敗這一場從未經歷過的重大斗爭中,他要戰勝的是他自己的妻子吳愛珍、妻子的後臺,也就是提拔自己為市長的省委常務副書記的嚴陣和中紡的領導班子的集體腐敗。與此同時,他還要在自己心靈中爆發一場革命,最終也是最關鍵的是他做出抉擇,戰勝自我。雖然,在李高成的身上,寄託著作家的感情與觀念,願望和理想,然而,作家在塑造這一人物時,並沒有從理念出發,而是一切從生活實際出發,按生活邏輯本質真實地揭示了李高成思想性格中的矛盾。作品真實地描寫了李高成對妻子對孩子對家庭的溫馨的情感;描寫了他對嚴陣的言聽計從,他總以為是嚴陣提拔了他,他不能恩將仇報;描寫了他對楊成的揣測與戒備;描寫了他對如果失去自己的威信、地位、自尊後的空虛感;描寫了他對自己去留問題的思慮,甚至也描寫了他官愈當愈大,每天耗費在形式主義的各種會務的時間也愈長,從而距離人民也愈遠,其結果是自己的敏銳性與警惕性薄弱了,以致當他終於明白了嚴陣原來是要將中紡作為榨取物件,才將他提升到市裡這個陰謀的時候,當他終於明白了妻子等人借他之名,幹了那麼多貪髒枉法的勾當的時候,他驚駭了!特別是妻子收下30萬元紅利錢,是他們預謀好的,讓他李高成停止調查中紡行動的交易錢。圍繞著這筆鉅款,作者重點描寫了李高成的內心矛盾衝突,他的靈魂經受住了十天的煎熬。

作者在大量的獨白中,主要透過對比手法完成了李高成經受的這一場靈魂革命。社會上,一方面是極度的奢靡享受,極度的暴利盤剝,在“青蘋果娛樂城”半個夜晚就可以消費兩萬元,李高成的計算:“在農村可以買到十畝地整整二年的收入,差不多可以娶一房媳婦,可以買到十頭牛,可以讓一百個失學兒童再重新走進課堂,在中紡可以讓二百個工人領到一個月的生活費!”他選拔的幹部——中紡領導都住在超豪華的小樓,過著“美舒雅”的生活。這一幅幅圖景使李高成驚駭、憤怒;而另一方面,是發不了工資的工人,有那麼多在中紡幹了一輩子的老工人、老幹部,他們至今連彩電冰箱都買不起,至今仍然住在50年代的小平房裡,還有好多工人病了連藥都買不起,他們的孩子連學也上不起。他們的日子實在難熬啊!這一幅幅圖景使李高成感到無比慚愧!他一晚上一晚上地睡不著覺,他的心就像刀絞一樣的痛苦。作為市長,即便是沒貪過國家一分一厘,他也覺得自己有罪,早就應當辭職!一方面是腐敗的集體,像蛀蟲一樣貪得無厭地要把祖國母體蛀空,為了不敗露可以耍盡一切陰謀詭計,這使李高成摒棄了一切幻想,而另一方面,幾乎一無所有的老工人們卻能在艱難中義無反顧的維護中紡,維護他們過去的好廠長現在的好市長,也就是在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正義!這使李高成獲得了力量,堅定了自己做一個經得起考驗的好乾部,做一個清白、真誠的大寫的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