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3 / 4)

小說:晉王呂布傳 作者:竹水冷

定會力勸主公勵精圖治,參與天下爭霸,可如今,二公子也好,三公子也好,都抵擋不住兗州曹操或豫州劉備大軍,車騎將軍呂布之天下無敵精騎,已出代郡、上谷郡,威逼幽州諸郡,順勢而下冀州,只是早晚問題,在這個時候,主公不早作打算,待得朝廷大軍兵臨城下,可就為時已晚矣。”

“可是,”袁譚爭辯道,“唉,可是我與車騎將軍之間,頗有些怨隙,歸順朝廷,日後豈非……”

“主公此慮大過矣,”郭圖笑答道,可他旋即意識到,這個時候,老主公袁紹可是屍骨未寒,露笑可是大大不妥,忙收斂笑容,“且不說主公歸順朝廷後,即是大漢朝臣,朝堂之上,亦有諸多重臣,皆是袁家故吏,就算是無此因素,想那車騎將軍呂布,如無容人胸襟,如何能在數年間,力挽狂瀾,扶大漢於既倒?”

“況且,”郭圖強調道,“車騎將軍呂布,如想要不利於主公,攻破鄴城之日,在太原,在長安,有的是時機,何須等到主公率眾歸順朝廷之後,收受天下讚譽之時?”

袁譚聞言細想,倒也覺得的確如此,當年在呂布攻破鄴城時,也並未為難他和二弟袁熙,以及一應家眷,即使後來滯留太原和長安時,不但一應衣食住行用度均無所缺,就是平時走親訪友,也絲毫未受到呂布的刁難。

更多的時候,袁譚回想起來,好像他和二弟袁熙是被呂布給遺忘了一般,只是在河內被攻時,才想起來他們兩個。

想到這裡,袁譚深吸,長呼,終於看向郭圖,沉聲道:“先生所言,令譚茅塞頓開,當今之勢,自立,無異於是死路一條,而與其投奔豫州劉備,莫不如歸順朝廷,既全大義,又保將來,嗯,我意已決,一應事項,尚須勞煩先生了。”

郭圖亦是大喜,當即躬身一揖到地,恭敬答道:“主公但請放心,此事圖定當竭盡全力,為主公,亦是為圖,爭取一應事宜!”

這個話,郭圖就是答得非常直白,也讓袁譚很放心,覺得郭圖是個明白人,也是個聰明人。

既然決意歸順朝廷,那自然是要藉著現今奇貨可居的時機,爭取到該得的利益,以及將來朝廷與車騎將軍呂布對自己和家眷的保障,沒有這些,歸順還是不歸順,又有什麼不同呢。(未完待續。。)

ps: 感謝“木魚叄豊”的連續打賞,非常感謝!

#晉王呂布傳#

能堅持到現在,離不開各位的一貫支援,再有不到十章,本文就要完結了,新書正在準備之中,題材麼,肯定不是歷史文。說真的,歷史文寫起來太費勁了,還比較容易制約想象力的發揮,所以新書準備換個題材,請各位能支援,希望各位能喜歡。

我力爭能做到 :“變的是題材,不變的是精彩”,唯有此,才能稍致我心中對各位大力支援的萬千謝意!

感謝感謝!

323 落幕落寞

處於多事之秋的建安二年(197),以袁紹雄心勃勃地突破曹軍封鎖,渡過大河南下作為開始,卻出人意料地,以袁紹身死,三子三分冀州,又分別落入呂布、劉備和曹操手中作為結尾。

這一年有著如此劇烈,而又出人意料的變化,令得天下人在目瞪口呆之餘,不禁感受到一股源自骨子裡的寒意。

只是這股寒意,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那個曾經顯赫一時的汝南袁家。

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之赫赫威名,天下無論是士林,還是大字不識一個的平頭百姓,乃至是奴婢賤民,無人不知,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更是為袁家的顯赫和權勢,增添了無數的磚瓦基石。

可是,袁家由盛轉衰,也就是董卓那個殺人魔頭入洛陽那年開始的,至今,也就不過區區數年而已,數年的時間,袁家先是在洛陽的袁隗一家老小,被李傕在虎牢關上,當著袁紹的面,屠戮一空。

而今,汝南袁家最為傑出的兩個後輩,袁紹和袁術,也已相繼兵敗身死,宣告著汝南袁家的落幕,留給世人的,除了落寞,感慨,興嘆之外,再無其他。

至於袁紹那三個“不成器”的兒子,分別歸屬於呂布、劉備和曹操後,在有識之士眼中看來,已是斷無再重振袁家聲勢的可能。

只是袁譚兄弟三人的如此不同決斷,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袁紹的屍骨靈柩,終於可以歸葬於汝南祖籍,與他那些顯赫的先祖們團聚。

轉眼間,建安三年(198)的春風,又已吹綠大河兩岸。剛剛平靜下來的天下,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天下情勢的平靜,並非是太平的到來,而是各大勢力,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