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3 / 4)

小說:晉王呂布傳 作者:竹水冷

難題,就是如何將黃巾賊的破壞性控制在最小,最好的結果,當然就是令黃巾賊崩散,還原成流民。

流民,與黃巾賊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組織,所以破壞力也就沒有那麼強,只要地方官府設定粥棚,善加引導,當能令流民安頓下來。

如有可能,劉備可不介意流民往平原郡去,平原此次遭災甚輕,人口足有百萬,安置個十幾二十萬流民,只要來年風調雨順,當無問題。

這麼算下來,如加上濟南國,樂安國,齊國,安置個三四十萬流民,好像是可行的。

至於頑固的黃巾賊,那當然是戰而殺之為上策了。

劉備反覆思量,考慮妥當,當夜就開始行動,遣使緊急趕往齊國,樂安國,濟南國,還有平原,囑關羽等人做好準備,另一方面,則是釋放張飛俘獲的黃巾賊活口,告訴他們,只要帶著農具,無論是老弱婦孺,還是青壯,往平原走,官府會開倉施粥,安置流民。

劉備這麼做,沒有徵得青州牧孔融的首肯,很有些越俎代庖之嫌,可是,如今孔融被圍困在都昌,劉備想要與他取得聯絡,可真不容易。

權宜之下,劉備相信,以孔融之能,當能理解他的如此做法。

接下來的數日,劉備仍舊屯兵寒亭,按兵不動,可是,斥候探來的訊息顯示,他的這番策略,已經開始在起作用。

最為明顯的,就是陸續趕到都昌一帶的流民,並未加入到圍困都昌的黃巾賊軍中,而是忍飢挨餓,帶著滿懷希望,還有憧憬,繼續往西北的齊國走去。

這些流民,均是拖家帶口,還多半自帶農具。

按這些樸實農夫的想法,農具,就是他們的命根子,青州各地,多的是平坦富饒之地,只要能捱過這個大災年,能弄到種子,隨便找塊無主的荒地,廢點力氣開墾出來,到了來年,就會有收成。

斥候帶回來的資訊,讓劉備欣喜若狂。

尤其是聽到,這些拖家帶口的流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赤著雙腳,不少人尤其是孩童,雙腳更是走出血泡,以致血跡斑斑,從東萊、北海遠道而來,一聽說平原可以吃上粥,得到安置,當即無視六百餘里的路程,帶著一臉的欣喜,滿懷期盼地啟程,劉備已是鼻子發酸,熱淚盈眶。

這真的不是劉備在演戲,而是他的真情流露,甚至他還覺得,令這些流民陷入如此境地的,正是洛陽的動盪不安,正是他們這些州郡上官的失職。

如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又有誰願意這麼背井離鄉,四處顛沛?

當其他州郡的訊息陸續傳來時,劉備得知,與北海郡毗鄰的徐州琅邪,國相高弘,與揚州泰山郡太守應劭一樣,都在邊境屯下重兵,嚴防死守,封堵住青州黃巾的去路,以防青州黃巾流竄入境,就連流民,也不放過。

因此他更堅信,對青州黃巾,封堵的策略,只能收一時之功,可只有他採取的疏導之策,方能得竟全功。

然而,他想不到的是,這麼個源自三弟張飛“洪水”之說的疏導法子,經過一系列的發酵和推動後,將會對日後的天下大勢,產生怎樣的重大影響。

劉備想不到,即使帶著先知優勢的穿越者呂布在此,只怕也一樣難以預料。

此時的劉備,已然將目光聚焦在都昌城上,尋思著,該當如何與孔融裡應外合,擊潰圍城的黃巾賊軍。(未完待續。。)

ps: 今天第二更,謝謝各位的支援!

120 天下多少事。長安的驚喜(三更)

中秋佳節將至,天下紛紛擾擾,洛陽作為大漢帝國的帝都,反倒像是處於暴風眼中一樣,陷入到異樣的平靜之中。

洛陽以東,青州黃巾再起,青州牧孔融焦頭爛額;兗州牧劉岱,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卻蠢蠢欲動,信使來往頻繁。

洛陽以西,關中戰事一直僵持著,而更為詭異的是,馬騰,韓遂,仍舊率軍屯駐於此,並未急著趕回西涼。

不過兩人還是各派手下大將龐德和李堪,率部分兵馬,分別趕回隴西和金城,以穩住老巢。

這般舉動,細細深思下來,就很是讓人浮想聯翩了。

同樣是圍城,青州牧孔融身為文臣領兵,首先想到的,是遣帳下大將太史慈去搬救兵,而在僵持這麼長時間後,老將皇甫嵩則在聽從閻行的建言後,準備給城外的馬騰和韓遂來點意外驚喜。

子時時分,漸漸以盈補虧的上弦月,已然西斜,銀白色月光如水樣,輕盈地在大地上流淌,長安城巍峨的城牆,靜靜地蟄伏著,形如沉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