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臣氣節與自個兒和一家老小的性命之間,司空劉弘心中再怎麼苦澀,再怎麼不忍,都只得選擇向現實低頭。
有太傅袁隗和司空劉弘的帶頭表態,餘下群臣的反應如何,呂布已根本無需去關注,他的目光,直接偷偷地越過一臉木然的天子劉辯,看向垂簾之後的何太后。
何太后乃大將軍何進的妹子,雖已尊為太后,其實也不過剛過而立之年而已,隔著垂簾,又離得遠,呂布根本看不清何太后的面容,就連身影,也都只有個模模糊糊的影子。
董卓行廢立之事後,緊接著的,就是先毒殺何太后,然後在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起兵時,悍然殺了弘農王劉辯。
此時殿堂上,已有一大半朝臣起身附議,呂布自也在其中,只是當太傅袁隗在董卓的示意下,顫巍巍走上殿階,親手摘下天子劉辯腰上的皇帝玉璽,再扶他下殿,向弟弟陳留王劉協行跪拜大禮時,呂布心裡想著的,卻是另外一個問題。
在董卓毒殺何太后和弘農王時,要不要行險將他們救下?
這個念頭一經冒出,呂布都不由得有些口乾舌燥,心跳加快,忙不迭地垂下眼簾,將心神集中於胸前的玉佩清涼處,平復內心的激盪。
此中蘊含的風險之大,自是不言而喻,一旦訊息洩露,為董卓獲知,呂布除了立即率軍奪路東奔之外,在洛陽再沒其他任何迴旋餘地。可此事一旦辦成,帶來的獲益之大,也是不言而喻,只待董卓一死,立刻就能大張旗鼓地告示天下,贏得天下人的讚譽,更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來投。
更何況,那時仿效董卓,再來個廢立,非但不會背上惡名,反而會再博得天下美名,更能藉此將皇帝掌控在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可絕對是面子有了,裡子也有了。
因而這其實就是一場豪賭,贏了,一本萬利,輸了,就得丟下洛陽的一切,趕緊逃命。
呂布一邊隨眾人參拜新帝,其實卻在心裡緊張地權衡利弊,他記得很清楚,史書上記載,董卓在行廢立之事後沒幾天,就將何太后毒殺於永安宮。
他能有如此清晰的記憶,全得益於後世上三流大學主修機械製造與設計專業時,還因興趣愛好,輔修了歷史專業,對《後漢書》、《三國志》和《資治通鑑》中的漢末三國時期的記載,深入鑽研過,離奇穿越到此世,他的記憶彷彿也得到了強化,簡直就可以用過目不忘來形容。
參拜新帝畢,一眾朝臣紛紛就座,獨獨董卓仍舊站在殿中,雖然態度看起來也還算謙卑,但即使以呂布這等心不在焉的眼神,也看得出來,此時的董卓,正是志得意滿、躊躇滿志得很。
“陛下新立,理當改元,大赦天下,以示恩澤。”
“然!”
“太后何氏,脅迫永樂太后,違背婦姑(婆媳)之禮,宜遷永安宮居住。”
“然!”
“天下災異頻現,百姓苦難,宜禳災以救萬民。”
“然!”
年僅九歲的新任天子劉協倒也不含糊,反正是董卓說什麼,他都不慌不忙地來上一句“然”,剩下的,自然有人去辦。
話音剛落,司空劉弘起身,小碎步來到殿中,跪伏在地,誠惶誠恐地稟道:“臣忝為司空,無德無能,致令天降災異,臣有罪,不能勝任司空重任,唯請陛下選賢任能,以惠天下。”
“卿可有賢才薦舉?”
“有!”劉弘頓首答道,“前將軍董卓,功勳卓著,德才兼備,足堪重任。”
9 太后召見
聽其言,觀其行,司空劉弘今日的表現,很難將之與昨日朝堂上的那個劉弘聯絡起來。
呂布冷眼旁觀,除了董卓仍站在那裡,一副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樣子,其他朝臣,紛紛面露不屑。
呂布心裡暗笑,這些個大漢朝臣,手中握著筆桿子,壟斷了大漢當官的特權,此刻見到司空劉弘的搖尾乞憐狀,個個不屑其舉止,殊不知,他們與劉弘,也就是個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朝堂之上,又是一陣忙亂,移交印綬,更換朝服,董卓,這位天底下最大的賭徒,在前將軍的官職之上,又收穫一枚司空印綬,作為他這個大贏家的獎賞。
正事辦完,接下來,就是董卓打賞一眾手下和合作夥伴的時候。女婿牛輔已經是羽林中郎將,不變;女婿李儒,出任郎中令;呂布,任騎都尉;至於執金吾一職,暫未定論。
看起來,好像西涼諸將的官職並不高,尤其是呂布就任的騎都尉一職,並且還實際把控著執金吾轄下的緹騎和持戟,令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