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肅的來信中,呂布還得知,蔡邕還在獄中,不過性命無礙,最終可能會被判個流徙邊關吧。
這麼多的官職變動中,最令他驚奇的,是王允,竟然仍舊官拜司徒,並未在這場驚天鉅變中喪命。
有趣!
?此事的確很有趣,在李傕等人殺入洛陽前,朝政大權隱隱然就是掌握在司徒王允手中,由此可推知,故太尉董卓的死,背後怎麼說都離不開他的謀劃,如今李傕等人打著為故太尉董卓討要說法的大旗,入主洛陽後卻與司徒王允相安無事,這事怎麼看,都帶著幾分詭異,難道背後另有故事?
滿室燭光中,呂布品讀完李肅的來信,不由嘴角上翹,啞然失笑,將這些想法拋諸腦後,重新關注起蔡邕來。
蔡邕流徙邊關,還是呂布對李肅的提議,他在信中,毫不掩飾他對蔡邕之女蔡琰的渴求,這樣一旦蔡邕流徙北上,呂布就可以藉著這個名義,劫持蔡琰北上太原。
整個計劃,可謂是一環套一環,不愁蔡邕和蔡琰不就範,而呂布此時一直呆在安邑,除了穩步實施他的“洗劫”計劃外,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蔡琰一直在河東衛家,沒有動身的意思。
呂布是在等,等待劫持蔡琰的最佳時機。在他看來,大漢帝國的命運,已經板上釘釘,而他自己的命運,已經開始發生改變。
“幸福生活是自己爭取的,不是嗎!”
呂布吹熄燈燭,緩步步出書房,室外,星月滿天,無聲中帶著勃勃生機,一如呂布此刻的心境。
38 蔡琰的劫難
蔡琰在衛家,呆得很不如意。
她年僅十七,身份卻已是喪夫的小寡婦,整個人猶如一支花骨朵,尚未開放,就已置身於冰天雪地之中,大有就此枯萎的架勢。
河東衛家,乃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當然不會做出有違禮儀之事,不會因此將蔡琰逐出家門,可是,在偌大的衛府裡,蔡琰到哪裡,都能感受到侍女僕婦偷偷投注過來的目光,其間帶著好奇,懷疑,乃是耐人詢問,讓她很是受傷,最後為了避嫌,她整日價待在自個兒所住的小小庭院裡,少有出門的時候,將自己隔絕起來,以為可以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煩惱。
可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流言蜚語還是依舊,更有甚者,傳她與亡夫之兄之間有些不清不白。
天可憐見,她自嫁入衛家以來,一直侍奉夫君衛仲道,期間兄長衛凱時有探望,這本是人之常情,怎麼就會那些下作的下人們,傳成這樣呢?
這個時候,蔡琰不得不承認,還是一句俗話說得對,寡婦門前是非多,她再在衛家待下去,不光是她的名聲氣節,就是河東衛家的名聲,只怕都會受到牽連。
流言蜚語到底是從府外還是府內而起,其實已不可考,蔡琰只知道,在河東安邑,想要看衛家笑話的,可是大有人在,如今終於有這麼一樁可以詆譭衛家的好事,怎麼不可能不好好地發揮發揮呢。
“小姐,我們真的要回洛陽啦?”
貼身侍女蔡茜,自小就跟著蔡琰,又只比她小兩歲,她一直以來就沒把蔡茜當做侍女看待,聽到蔡茜如此問,雖然只是問一問,可語氣中卻帶著一股子歡欣。
蔡琰收回遐想的神思,朝蔡茜點點頭,“嗯”了一聲,低聲道:“今日已稟過夫人和太夫人,她們都已應允,趕緊準備一下,明日就動身。”
“呀,這麼急呀?”
蔡茜吃了一驚,低聲驚呼,她只知道自家小姐一直有跟夫人和太夫人提及回洛陽一事,可一直未曾如願,如今怎麼就要這麼著急呢。
蔡琰扭頭看向窗外,冬月午後的陽光,照在庭院裡空蕩蕩的樹枝上,撒下一片溫煦,令她想起父親來,不知他在洛陽獄中,可否能見到這般溫煦的陽光。
見小姐沒有答話,只是坐在那裡,凝望著窗外發呆,蔡茜不再多問,悄聲出門,趕緊招呼侍女僕婦,準備去了。
蔡琰身穿素色深衣,臉上也不施粉黛,滿頭長髮,只是用絲巾隨意地扎著,更加的顯得她素淡典雅,恬靜賢淑,只是她無論如何才情卓絕,如何知書達理,畢竟都只是個十七歲的少女,身材仍未完全張開,仍舊帶著青澀,一如尚未開放的花骨朵。
尤其是在聽聞父親被下獄後,她的擔憂,就無時不在她那精緻靚美的臉上顯現出來,此刻,更是雙眼微紅,盈盈含淚,恨不得背生雙翅,一下子就飛到洛陽,飛到父親身邊。
次日一早,蔡琰早早地就起身,梳洗完畢,去辭別太夫人和夫人,即登上準備好的馬車,在她們的依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