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大國遊戲 作者:九十八度

等)支援美國的行動。

四十二

美國在伊拉克艱辛地經營了五年,終於有機會在紙面上對伊拉克石油進行分贓。2008年年中,西方的五大石油公司,即美國的埃克森、雪佛龍、英國的BP、英荷的殼牌,加上法國的道達爾(也許這是為什麼法國新總統薩科奇讓人覺得比布什還布什的原因),終於和伊拉克政府簽訂了一個私相授受的開發合同。令人矚目的是這一交易不遵循石油界通常進行的公開拍賣、價高者贏的慣例。伊拉克政府石油部的石油專家們——也就是來自於上述五巨頭的洋顧問們,經過仔細的反覆評估得出結論:把合同給予這五家公司,對伊拉克政府和人民是最好的選擇。後來局勢的發展,表明這個伊拉克新政府有搞“拖字訣”的意圖。——作者補註

這個合同是在美國和伊拉克政府簽訂了28個擁有永久使用權的軍事基地以及美國出兵搶回石油輸出港巴士拉之後才簽署成的。如果美國可以保證石油公司員工的安全和石油輸出管道的暢通,那麼就可以至少部分地解決日本的石油短缺問題,讓日本在制裁伊朗問題上跟著美國走,使美國可以對伊朗施加更大的壓力。當然,和當初發動戰爭的原定計劃不同的是,美國的人民是無法追回這些年在伊拉克用兵的軍費了,直接的受益者只能是這五大石油公司。唯一的變數就是伊朗支援的什葉派民兵(甚至由伊朗特種部隊假扮的什葉派民兵)會不會容忍這個搶油合同得逞,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圖5�2伊拉克石油分贓圖

這就令人不禁想問,伊朗一仗到底會不會在布什離任之前開打?本書寫作於2008年6月,故作者有此語。後來事實證明,到2008年年底時,雖然因為英軍的行為引發美伊局勢緊張,但並未導致戰爭。再後來,以色列想對伊朗動武,卻受到美國阻止,最後只好在加沙地區向哈馬斯開戰以求繼續將美國與自己綁在一起。——編者注筆者的估計是機率不大。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伊朗的核計劃本來距離核武化尚有一段時間,而假若美國真的動手對伊朗進行空中打擊,並不能完全將這個計劃摧毀,如果反而引起伊朗無休止的報復,尤其是在伊拉克透過什葉派反擊或直接打擊以色列,那都會令美國好不容易叼到嘴裡的伊拉克石油肥肉又增加變數,想來想去既無必要也不划算。而且,美國的主要戰略目的是佔領伊朗,如果不能靠自己的地面部隊,就得扶持親美的伊朗政府,而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兩個選擇似乎都不太現實。不過,如果美國可以將戰爭的危機刺激到一觸即發的地步,一個新上任的美國總統反倒可能以強勢的談判姿態和伊朗暫時消除敵意,來換取伊朗對美國在伊拉克的霸權的承認,不再會挑戰美國在伊拉克的利益,若能做到這一步,把顛覆伊朗推到將來伺機而動,也是一個選擇。

堂堂揹我隨餘子,微許知音一葉桐。(3)

美國在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問題上也有和伊朗討價還價的空間,只要把法國拉進分贓團隊裡,就保證了英法兩國知道在哪邊站隊,那麼國際上就不會再有在美國的中東政策上說三道四的聲音。

那麼伊朗肯不肯白白放棄百年不遇的崛起機會呢?這對伊朗也是一個考驗。現在伊朗的對策是,一方面竭力爭取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希望借俄羅斯和中國的力量來應付美國和歐洲的壓力;另一方面,希望能夠有一個類似於歐盟的亞盟出現,讓伊朗的未來完全與西方和歐美脫節,而成為亞洲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與中國、日本和印度的經濟聯絡來帶動伊朗的經濟起飛。

兩者結合,最佳的選擇就是,伊朗能夠與中國和俄羅斯建立起一種實際意義上的軍事同盟,為自己在研製出核武器之前提供安全保障,進而使伊朗成為亞洲經濟圈的一個邊界防守力量。其實伊朗在這方面一直很積極,而俄羅斯也因為北約的步步緊逼而願意合作。

從俄羅斯的角度而言,如果歐洲可以從伊拉克、伊朗取油取氣,當然會削弱其能源武器的威脅。如果能夠至少令伊朗的能源全部流向東方而非歐洲,則是力圖透過壟斷對歐能源供給以作砝碼的俄羅斯求之不得的結果。

四十三

如果考慮到國際大勢的變化,世界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向東亞漂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在這一大變局中,美國的超強角色自然會衰退,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的國土、人口和經濟實力還是相當可觀,如果美國能及時將其全球力量收縮,而不是再到處擴張,那麼它就不會像歷史上所有的帝國那樣轟然倒塌。美國還會在一個多極的世界秩序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而真正受到打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