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歐洲。
在以東亞為核心的新秩序中,最為重要的是中國、日本和印度的經濟、政治和外交關係。當這三個國家實現以中國和印度的獨立自主的經濟為基礎,配合上日本在觀念中的脫歐返亞(當然美國重兵駐境,有一定難度),歐洲的地位就會大幅降低,最後與崛起的*、俄羅斯、巴西和南非處於同一層次。這對西方在世界資源中享有的壟斷是一個噩夢。
如果美國和北約可以控制住中東,解決伊朗,染指北非,就可以控制住亞洲三強的命脈。至於中南美洲,透過浩瀚的太平洋施加影響恐怕還是一個夢想,只有在20年後,也許集三強之力,才可以和美國領軍的北約對抗。但是三強可不可以熬到那一天,並出現那樣的完美整合,還是互相之間未及達成共識就已經咬個你死我活,都是未定之數。
圖5�3具有挑戰力的“亞洲三士”與能離間三者的“二桃”
當然,從西方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三強中除了中國之外,印度和日本都不足為懼。日本在政治和軍事上仍然是美國的殖民地,在經濟上雖然是世界老二,但是日本人民的賣命工作經常成為替美國和歐洲人民付賬的提款機,比如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的大部分軍費都由日本人支付,甚至出現了支付期間因為匯率變化使原來答應的日元金額兌換成美元后縮水,造成的前後差額也要補上的事情。日本人非常惱火,但不得不忍氣吞聲。而當日本經濟一旦過強,就會遭到美國和歐洲的口誅筆伐,一直到日本陷入經濟衰退為止。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市場在外,資源在外,能源在外,一切命脈取決於美國人的臉色,從美國的角度來講,日本頗像英國的地位,以日本來平衡亞洲大陸的中國就像是以英國來平衡歐洲大陸的法德聯盟一樣,只不過唯一的區別是,英國是美國的堂弟,而日本只是美國的馬仔。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堂堂揹我隨餘子,微許知音一葉桐。(4)
在南亞的印度,則是另外一個不同的情況。印度邯鄲學步,繼承了英國人替他們建立的無法運作的*體系,過去幾十年一直無法有效地解決國家的發展問題和周邊的環境安全問題。憑著一批絕頂聰明的印度軟體工程師,以及印度人民作為數學發源地的底蘊,印度終於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在外包業中異軍突起,在IT和醫藥等行業中有所建樹。但是印度的*現象嚴重,政府效率低,利益集團在頻繁的選舉中不斷侵蝕公共利益。在周邊關係上,還未能完全處理好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的緊張關係,而且印度的戰略界和軍界仍然為1962年的中印戰爭的失敗而耿耿於懷,非常容易陷入美國和西方國家利用印度抗衡中國的挑撥離間中。印度有限的海軍力量卻因為美國在印度洋區域的薄弱而在該地區獨佔鰲頭。也許,美國在巴基斯坦的介入還不是太順手,在緬甸的顏色革命也不成功,在斯里蘭卡透過南亞海嘯的滲透也沒有結果,這些失手讓印度可以暫時心安,但中國的任何舉動,哪怕是商業的動作都能讓印度神經過敏。美國戰略界認為,由於位於亞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地區之間,印度洋將是21世紀的主要爭奪之地,美國、中國和印度必然在這裡展開海權之爭。鑑於美國國勢衰落,無法在這裡佔統治地位,因此如何平衡和調解中國與印度之爭,將是美國外交的一大重要問題。
四十四
在西方的商業詞彙裡有兩個新詞,都和中國有關。一個是Chindia(“中印大同”),另一個是Chime(“中國、印度、中東”)。Chindia,即China(中國)和India(印度)兩片語合而成。Chime,即China(中國)、India(印度)和Middle East(中東)三者縮寫組合而成。在美國經濟危機深化時,又有美國人希望強調中美“兩國集團論”(G2)和中美利益共同體,發明了Chinamerica(“中美國”)一詞。如果說Chindia和Chime的概念意味著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那麼Chinamerica則意味著對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一種挽救和維持。——編者注
Chindia指中國和印度的經濟聯絡和一體化,這將為世界創造出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在歷史上,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從來都是在世界經濟上排名第一和第二,只是在近代才開始衰落。持這種意見的人,在印度不佔少數,他們主張利用中國和印度在人力資源上的長處,比如中國和印度高科技人才在世界上所佔的比例,結合華裔和印度裔移民在世界各地的經濟和商業地位,一方面同歐洲和北美競爭,另一方面甚至可以用這個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