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發現人生 作者:絢爛冬季

不間斷地習文練武,後參加了項羽反秦的軍隊。他雖多次向項羽獻出良策,但剛愎自用的項羽從沒采納他的計策,韓信有才而不得施展,並認定項羽難成大器,終將失敗,主動乘劉邦躲避漢中之際投靠了劉邦。經丞相蕭何的極度舉薦,劉邦任韓信為大將軍,從此韓信在漢軍統帥的地位上,大展傑出的軍事戰略才能。他向劉邦提出:〃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的軍事戰略,先後破趙、降燕、滅齊,並率兵與垓下大勝項羽,終輔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

第三章 人的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6)

韓信的個人命運,在經過相當長時間的低迷後,因尋得了大展平生之志的舞臺,而在較短時間內出現了重大轉折。韓信即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管軍糧的小官,一躍而成為統率千軍萬馬的軍事統帥,進而演出了一代名將的威武人生大戲。

(3)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於公元1352年元末亂世,家境十分貧寒。17歲時,他的父母、兄長因瘟疫相繼去世,年輕的朱元璋成了孤兒,只得進入寶覺寺削髮當和尚求生。時逢天災地荒,又被迫外出化緣,討飯乞求,還遭受各種凌辱。其命運可謂十分悲慘,看不到人生的曙光。公元1251年,爆發了震撼中華的紅巾軍大起義,乞討和尚義朱元璋無反顧地投奔了郭子興率領的起義軍,開始了他改變人生命運的嶄新曆程。經歷無數的生死搏殺與智慧較量,朱元璋從鎮撫總管起步,一躍上升為接替郭子興成為起義軍首領;以後又勢不可擋地率大軍渡長江,攻佔集慶(今南京),並採納老儒朱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良策,在整鞏後方的基礎上,對元軍與陳友諒等各割據勢力展開最後較量,終於公元1368年在應天改號稱帝,開啟了大明王朝的歷史篇章。

朱元璋的命運曲線圖示

朱元璋的人生命運,勾畫出典型的先抑後揚命運曲線,其從一個乞討和尚到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人生的命運反差之大,實為罕見。如果朱元璋生於某一地主、官僚家庭,從小飽食終日、衣祿豐足,可能最多會透過科舉而成為一名朝廷的官員而已。如果朱元璋生逢盛世,可能也會隨遇而安,有所展業而已。尖銳的社會矛盾,激烈的階級衝突,殘酷的武裝鬥爭而形成的崛起機遇,加上艱難生活錘鍊而鑄成的特定氣魄、毅力與智慧,導致朱元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人生命運的最大奇蹟。

(4)左宗棠的命運狀態

晚清時期著名的〃中興名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左宗棠,於1812年出生於湖南湘陰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因幼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但他天資聰明,勤奮苦學,於20歲時參加本省鄉試中舉。隨後的三次赴京會試,卻均以落榜而告終,使年輕氣盛、渴望一舉成名的左宗棠陷入深深的苦惱。左宗棠23歲結婚時曾寫下〃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勵志對聯,可一直未有進度官僚階層而展平生之志的機會,只是到書院講學及擔任家教為任,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個人的命運顯得較為平坦和低迷。但左宗棠畢竟是才氣逼人、見識深遠的人物,他37歲時,有機會受到清朝重臣林則徐的訪見,並得到林則徐地教誨。左宗棠四十餘歲決意出山,先為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後經林則徐、翰林院學士潘祖蔭及當朝官吏胡林翼、賀卡齡等人的上疏力薦,在其協助曾國藩組建湘軍並指揮作戰而屢勝的基礎上,咸豐皇帝逐步重視和任用左宗棠。自咸豐十年(1860年)至同治初年的三年期間,左宗棠從一個普通幕僚升任為管轄福建、浙江的閩浙總督。1866年始,他力興洋務,創立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中國第一批船艦。特別於同治四年始,中國新疆受到俄、英兩國支援中亞浩簾汗國數十萬軍隊入侵,大批土地被侵吞,左宗棠主動請戰,力排非議,光緒元年(1875)四月初,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擁有籌兵、籌餉和指揮全權,隨即親率大軍,抬棺而徵,實施〃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等作戰方針,驅逐了侵略之敵,保住了佔中國六分之一國土的領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捍疆保國的民族英雄而令世人敬仰。

左宗棠的命運曲線圖示

左宗棠較之其他封建名臣不同的命運特色,在於他沒走科舉之徑而晉身,青年不得志而中年崛立,以往積聚的鴻志與智慧一起爆發,在中年至老年階段,更顯〃大器晚成〃,不斷做出驚天動地的舉動,使久抑的人生能量,推動其命運發生極大的轉折與高揚。

(5)科拉松·阿基諾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