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小說:發現人生 作者:絢爛冬季

天,在亞洲的菲律賓發生了從一個普通家庭婦女在不長的時間內,意想不到地成為第一任女總統的故事。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人的命運曲線的構成與變化(7)

科拉松·阿基諾原名叫瑪利亞·科拉松·科胡昂科(又稱〃科麗〃),於1933年出生於馬尼拉一個富豪家庭。她21歲時,嫁給了與她同年的記者尼尼奧·阿基諾。尼尼奧雖為記者,但一直有參政的政治雄心。幾經努力,於28歲當選為打拉省省長,34歲又成為菲律賓最年輕的一位參議員,同時也是當時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最有力的競爭者和反對派領袖。尼尼奧因對馬科斯形成嚴重的政治威脅,終於1972年被送進了監獄,後因心臟病獲釋到美國動手術,科麗隨之陪同到了美國。在美國治病和休養的尼尼奧不滿足舒適的異國生活,他決心回到菲律賓實現他的政治主張,同時也接到他回國後極可能遭遇暗殺的警告,但尼尼奧還是堅持於1983年8月21日毅然乘機返回菲律賓。但一下飛機,在萬眾歡呼中,一顆罪惡的子彈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尼尼奧之死,激怒了無數的菲律賓人,多達600萬之眾的遊行示威活動爆發。菲律賓人要求變革和大選的浪潮覆蓋全國。在這種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作為一個家庭主婦,科麗為丈夫盡職的賢妻良母角色已不復存在,她無法迴避而又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反馬科斯的###,並很快受到人民的擁護,要求其成為與馬科斯對抗的總統候選人。而此時的科麗一不是政治活動家,二不具備競選總統的多種才能。她於競選之初常說漏嘴,也遭到馬科斯等的嘲諷,但科麗還是挺了過來,很快站穩了腳跟,積聚了政治經驗,在人民群眾的巨大支援和擁戴中,加之美國的聲援,科麗終於奇蹟般地於1986年2月25日,當選為菲律賓第一任女總統。

科拉松·阿基諾的命運曲線圖示

從一名默默無聞、把總統工作比作〃沉重十字架〃的家庭主婦,到登上菲律賓政壇的最高峰,領導菲律賓人民安邦興國。歷史就是這樣,導引著一個婦女的命運,從平淡而波動中不可阻擋地向上強勁延伸,形成了特有的命運奇葩。

(6)羅炳輝

〃戎馬三十載,將軍滇之雄〃,是陳毅元帥對羅炳輝將軍的讚譽之詞。羅炳輝於1897年出生於雲南昭通彝良縣的一個彝族貧苦家庭。他曾是一個牛馬不如的農奴,在備受煎熬的惡劣環境中長大,18歲時離家投奔護國滇軍,從士兵升至營長,參加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受進步思想影響與對舊制度的痛恨,他於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紅軍,曾任紅十二軍副軍長、軍長,率部隊在中央第五次〃反圍剿〃的戰鬥中屢建奇功,於1934年率部參與長征;抗戰期間被中央委派至新四軍一支隊任副司令員,作為司令員陳毅的副手而浴血抗日戰場,後又任新四軍二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二副軍長等高階軍事職務,直至1946年因患重病而去世。

羅炳輝的命運曲線圖示

羅炳輝將軍在社會劇烈動盪的年代,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與拼死精神,譜寫了從奴隸到將軍的人生傳奇。羅炳輝青少年時期,在暗無天日的命運枯井中掙扎,因投軍從戎後,開始了人生命運的大轉折,並逐步成長為中共的高階將領和傑出的軍事家,續寫出其強勢而輝煌的命運篇章。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以羅炳輝為原型,作了更生動的展現。

像羅炳輝這樣,從貧苦出生、生活無著,在備受剝削與壓迫中渡過青少年階段,而後投奔革命,勇敢作戰,生死度外,而逐步成長為共和國軍事將領的人,不下百餘個,他們均實現了人生命運從極度低迷到高潮迭起的巨大轉變。

(7)巴爾扎克

人生決勝豈只在戰場。世界級的大文豪、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1798年出生於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童年生活卻很不幸福,經常受到過於嚴厲的指責,並被送給他人撫養,8歲時又被送至外地的一所教會學校,生活呆板而冷漠,也沒顯示出過多的天賦。在一次只有35名學生參加的拉丁文考試中,他居然名列第32名。巴爾扎克於1816年被送入一所大學攻讀法律,但他對法律沒有興趣,而十分熱衷於文學創作,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援。巴爾扎克靠每月120法郎的生活費,獨自居住在巴黎貧民窟中開始艱辛的創作。儘管他文學才氣橫溢,但創作道路卻艱辛備至。他花費心血寫的劇本《克倫威爾》等作品未被髮表即告失敗,給他很大地打擊。同時,父母不給生活費的最後通牒也發出,巴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