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4 / 5)

人的執行委員會由共產黨員控制,同時它的所有主要工作人員都是黨員。①

於是在上海,一個日本工廠的罷工點燃了導致五卅事件的導火線。

5 月 15 日,日本衛兵向一批中國工人開槍,他們侵入了暫時關閉的工廠,

要求工作,並砸壞了機器。工人領袖之一(是共產黨員)傷重而死。其他的

工人領袖和上海大學的學生們立刻開始了大規模反對帝國主義資本家的鼓

動,把那個被殺的共產黨工人樹為烈士,然後要求釋放因示威而在公共租界

被捕的學生。一個在本城安全地活動的新近組織的工會的共產黨領導們,用

了一切辦法勸說那個日本工廠的工人們堅持罷工。示威者又提出了另一個問

題,6 月 2 日外國納稅人將表決公共租界的四個章程,他們反對租界內外國

人為中國人制訂規定。中國需要取消“不平等條約”,而不允許加以擴大。②

當 5 月 30 日星期六上海地區 8 個學院的學生在公共租界集會,進行反對

不平等條約和中國軍閥的宣傳並要求釋放他們 6 名被捕的同學時,可能沒有

人策劃一場動亂,也沒有人預料會開槍。租界的警察在他們上級的命令下,

企圖阻止街頭示威,逮捕了拒絕停止遊行的學生,並立刻發生了與學生和示

威行動的中國旁觀者的頭破血流的衝突。當大批憤怒的群眾湧向被捕學生拘

留地及儲藏武器的老閘巡捕房時,根據後來對當時在那裡負責的埃弗森巡官

的調查和聽審時的證詞,他擔心群眾會衝進巡捕房。為了阻止這個行動,他

命令中國和錫克的巡捕向被激怒的人群開槍。下午 3 時 37 分,槍擊使 4 名中

① 關於大會的論述,見'羅'亦農:《中國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之始末》,載《嚮導週報》,115(1925 年 5

月 17 日),第 1063—1064 頁;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新中國書店版,1949 年),第 116—138

頁;陳達:《中國勞工問題》,第 122—128 和 593 頁;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勞工運動史》,

2,第 356—361 頁;張國燾:《中國共產黨的崛起,1921—1927 年》,第 414—422 頁;瓊?切斯諾:《中

國的工人運動,1919—1927 年》,第 258—261 頁。

② 關於五卅事件的重要史料包括:《國聞週報》,2。21(1925 年 6 月 7 日)和 22(6 月 14 日)以及延續至

9 月份的以後幾期;《東方雜誌》,1925 年 7 月份專刊;《嚮導週報》,117(1925 年 6 月 6 日)至 134

(10 月 30 日);美國國務院:《關於中國國內事務的記錄,1910—1929 年》,縮微膠捲第 329 號第 137

卷,關於美國國務院 893。5041/112,美國上海總領事克銀翰 1925 年 6 月 10 日發的快信,附件 1:《5 月 16

至 6 月 5 日警察局報告摘錄》;附件 2:調查;附件 5:《1925 年 6 月 2 日星期二會審公廨記錄摘錄》(初

步聽審);美國國務院 893。5045/147:《1925 年 6 月 9 日星期二會審公廨記錄摘錄》(審訊和盤問,然後

是九次出示證據,共 175 頁)。審訊記錄見《1925 年 5 月 30 日騷亂時被捕華人的審訊記錄》(我未見到

此檔案);美國國務院 893。5041/158,1925 年 7 月 3 日北京代辦費迪南德?梅耶發的快信:外交使團派住

上海的一個代表團的調查報告,附件 23 份;美國國務院 893。5045/274:10 月 12 日起進行審問的英、美、

日三名法官組成的委員會的單獨的發現。國際法官委員會首席法官 E。芬利?約翰遜致國務卿弗蘭克?B。凱

洛格的說明事件的信件的日期為上海,1925 年 11 月 14 日。發表的審訊記錄有:1925 年國際法官委員會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