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的宣告設法使中國放心,日本無意干涉內戰,當不再需要保護日本國民
時,部隊將撤走。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都抗議這種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而
公眾的反日情緒迅速高漲。可是,國民黨人希望避免衝突。國民黨和總司令
下了嚴厲的命令,防止在日本人居住的地方出現反日騷亂和敵對行為。
指揮在 4 月 25 至 27 日到達青島的第 6 師的福田彥助將軍,自作主張地
命令部隊前往濟南,約 500 名士兵在 4 月 30 抵達,此時北軍已撤離此城。這
支日本小部隊立刻在濟南城內立樁標出絕大部分日本人居住的地區——人稱
日租界——並設立路障,禁止中國人進入。次日孫良誠將軍及隨後的第 1 集
團軍的其他部隊湧進濟南。當蔣介石在 5 月 2 日來到時,他要求福田將軍撤
軍,向他保證維持城市的安寧。福田將軍同意,當晚日軍撤掉路障,似乎準
備離開。向國民黨統治的和平過渡似乎是可能的。
不幸的是,5 月 3 日早上發生了雙方小部隊之間的戰鬥。戰鬥的起因和
責任成了雙方爭論不休的問題。區域性事件迅速發展成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意識
的日中兩國士兵之間的全城戰鬥,儘管蔣將軍和福田將軍力圖制止。雙方都
進行了加劇衝突的屠殺。①最後,實行了停戰,中方同意除留幾千名士兵在城
內維持秩序外,撤出全部部隊。蔣介石顯然希望避免陷入只會妨礙他向北京
進軍的危險衝突之中而不能自拔。
但是,福田將軍決心要透過懲罰中國人來維護日本軍隊的尊嚴。他要求
增援,田中首相和內閣在 5 月 4 日決定從朝鮮和滿洲再調派部隊。5 月 7 日,
日本的將領因援軍已到濟南,準備採取激烈行動。②當天下午,福田將軍把一
份限期 12 小時的最後通牒交給中國的代理外交特派員。它要求懲辦負有責任
的高階中國軍官;在日軍面前解除負有責任的中國士兵的武裝;撤去濟南附
近的兩個軍營;禁止一切反日宣傳;所有中國軍隊撤到膠濟線兩側 20 裡(約
7 英里)以外。這樣侮辱人的要求是任何中國將領所不能同意的。當晚,已
離開濟南的蔣介石及其隨從參謀討論了這個新問題;次日上午,蔣將軍送去
了只滿足其中幾項要求的調和性的答覆。福田將軍堅持,由於他的最後通牒
沒有在 12 小時內被接受,他被迫採取行動以維護日本軍隊的尊嚴。5 月 8 日
下午,日本人在城市及周圍地區發起進攻。到 11 日,經過激烈的戰鬥以後,
留城的中國部隊已被制服。城市遭到很大破壞,數千名中國士兵和平民被殺。
再沒有什麼更能煽起中國人對日本的仇恨火焰了。①
濟南事件使中國國民黨人與日本和解的企圖成為泡影,但是政府盡一切
① 英國代理領事阿弗萊克先生報告說,他在 5 月 5 日被領到日本醫院,給看了 12 具日本人屍體,大部分是
已被閹割的男性。英國外交部 405/257,前引,第 238 號,1928 年 5 月 7 日的《濟南事件的報道》。在 5
月 21 日的一份報告中,阿弗萊克先生聲稱,他認為 5 月 3 日事件的引起,應歸咎於搶劫日本店鋪的中國士
兵。英國外交部 504/258,機密,《關於中國的進一步通訊》,13613,7 — 9 月,第 37 號,附件。美國副
領事歐內斯特?普賴斯因這一事件的爆發而譴責中國士兵紀律渙散。
② 入江昭教授公正地責備日本人重啟戰端。見《帝國主義:探求遠東新秩序》,第 201 頁。
① 入江昭:《帝國主義:探求遠東新秩序》,第 207—208 頁,根據日本的記載。
可能防止與其強大鄰邦發生進一步的麻煩。國民黨政府要求國聯進行調查,
呼籲美國政府支援它,但這些要求都沒有產生什麼效果——以後也屢次出現
這種情況。日本戰地將領這一蠻橫行動是一系列這類行動的第一次,這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