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東漢社會面貌(1)
春秋戰國之後,歷史車輪隆隆駛進東漢末年,我國又進入了一個大動盪、大破壞、大分裂的歷史時期。
東漢王朝是一個由豪強大地主建立起來的政權。其開國皇帝劉秀,本人就是南陽的大豪強。追隨劉秀的開國“功臣”們,不少也都出身於豪強地主家庭。劉秀開國後,大封功臣365人,加上外戚45人,這些人與劉姓宗室王族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以南陽豪強為基幹的豪強集團。這個集團中有不少家族享有世襲特權,往往一門數侯,累世尊顯。如鄧禹家族先後有21人被封侯,二人稱公,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餘擔任侍中、將、大夫、郎、謁者等一般官職的,更是多不勝數。這個集團幾乎壟斷了東漢王朝的所有重要官職,甚至集團中男女的嫁娶也大體上不超出這個範圍。此外,還有部分富商大賈和地主,憑藉資財交通官府和王侯,逐漸成為地方豪強。
豪強地主由於享有政治特權,因此無不瘋狂地兼併土地,拼命擴充自己的經濟實力。如伏波將軍馬援之子馬防、馬光,各有奴婢一千多人,資產巨億,購進京城附近大量膏田沃土。濟南王劉康則有奴婢1400多人,私田800頃。其餘豪強也大都佔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居住著連片富麗堂皇的宅院,役使著成千的奴婢和上萬的徒附(類似農奴的依附農民)。他們的奇物寶貨堆滿了巨室,馬牛豬羊佈滿了山野,妖童美妾充滿了內庭,女樂倡優排列於深堂。有的兼營商業,車船周遊全國各地,貨物堆滿了都城的倉庫。豪強地主還大都擁有自己的武裝,有的多達二、三萬人,平時負責警衛田莊,準備鎮壓可能發生的農民暴動,必要時則拉出去打仗。豪強地主中有官職的自然可以作威作福,沒有官職的也足可武斷鄉曲,其榮耀逸樂不亞於王侯,其勢力的顯赫則足可與郡守、縣令相匹敵。
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意味著勞動人民災難的加深。土地不斷被兼併的結果,使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淪為佃農、僱農,淪為豪強地主的徒附。徒附身份低下,全憑豪強地主擺佈,不但自身生活悲慘,平時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一遇小災小荒就得流離溝壑、嫁妻賣子,而且其依附地位還得世代相襲,被迫“父子低首,奴事富人”。這樣,隨著歲月的推移,階級矛盾便越來越尖銳了。
豪強地主對土地和徒附的瘋狂掠奪,使得廣大農民創造的物質財富大部分以地租形式流進了他們的腰包,但卻影響了政府的賦稅收入。與豪強地主的兼併性孿生的割據性,也極易轉化為統一國家的對立物,成為一個不穩定的政治因素。這樣,在封建政權和豪強地主之間,也就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劉秀為此曾下詔度田,企圖掌握確實的墾田數目和戶口名籍,以增加政府的賦稅收入,並控制和解散豪強地主的武裝,但由於遭到豪強地主的反對,收效不大。以後的皇帝,在這方面更加無所作為,豪強地主的勢力仍照樣發展著,東漢王朝的貧弱和政治的不穩,也就更加成為問題了。
豪強地主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具體表現為不同政治集團的衝突,和帝以後,則主要表現為外戚和宦官之間頻繁的爭鬥。外戚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當年幼的皇帝即位後,母后臨朝時,照例總要委託自己的父兄處理政事,讓他們擔任大將軍並參錄尚書事等重要官職,把持軍政大權。皇帝長大以後,要親自執政,必然與專權的外戚發生矛盾,於是又往往利用服侍自己的親近——宦官的力量來發動宮廷政變,清除外戚勢力,這樣宦官就又攫取了大權。如此迴圈往復,形成了外戚與宦官交替執政、彼此對立、互相傾軋的局面,造成了東漢後期社會的長期###。
章和二年(88)二月,漢章帝死,年僅十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以其兄竇憲為侍中,執掌朝政。竇氏父子兄弟充滿朝廷,並居列位,刺史、守令多出其門。竇憲以老臣鄧彪為太傅,與自己呼應,凡事只須指令鄧彪啟奏,對內再通報太后一聲,便達到了“事無不從”的目的。外戚如此總攬大權,東漢以來尚屬首見。幾年後,和帝稍大,對這種情況感到不滿,於是與宦官鄭眾密謀,在永元四年(92)逼竇憲兄弟自殺,竇氏黨徒全被免官治罪。鄭眾因功遷大長秋,復封啵�綰睿�鹿俅喲絲�賈苯硬斡胝�隆�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導言——東漢社會面貌(2)
元興元年(105),和帝死,才生下一百多天的殤帝即位,鄧太后臨朝。殤帝二歲夭折,鄧太后又與其兄鄧騭定策,迎立十三歲的安帝即位。鄧騭兄弟全部封侯,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