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騭為大將軍,執掌朝政,但也不廢宦官,並啟用了名士楊震等人,以爭取士大夫的支援。建光元年(121),鄧太后死,安帝乳母王聖與宦官李閏等合謀,清除了鄧氏勢力。此後,李閏、江京等人大權在握,但同時皇后的哥哥閻顯等人也居卿校之位,形成了外戚、宦官同掌朝政的局面。

延光四年(125),安帝死於巡遊途中,皇后、閻顯秘不發喪,趕回京城,策立幼童北鄉侯為帝。閻太后臨朝,閻顯掌大權,殺逐安帝寵信的宦官及王聖等人。但過不幾個月,北鄉侯病死。宦官孫程等19人殺閻顯,擁立十一歲的濟陰王為帝(順帝)。孫程等19人都被封為列侯,並可兼做朝官,可傳爵給養子,宦官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後來,順帝也扶植外戚勢力,相繼拜後父梁商和後兄梁冀為大將軍。

建康元年(144),順帝死,只有二歲的衝帝即位。梁太后臨朝,梁冀執掌朝政。一年後,衝帝死,梁大後與梁冀主謀,迎立八歲的質帝即位。梁冀侈暴驕橫,少而聰慧的質帝當著群臣說了一句“這是一個跋扈將軍!”被梁冀毒死,另立十五歲的桓帝即位。從此,梁冀威權日甚,朝中事無鉅細,都由他專斷。官吏升遷調動,都須先到梁家謝恩,然後才敢到尚書檯辦理手續。四方貢獻,須把最好的送給梁冀,皇帝只能得到其次的。皇帝周圍安插的都是梁冀的親信,皇帝的一言一行都在梁冀的掌握之中。在梁冀專權的二十多年中,梁家一門,前後有七人封侯,三人做皇后,六人做貴人,二人做大將軍,三人娶公主為妻;女眷中有七人食邑稱君;其餘做卿、將、尹、校的還有57人。外戚勢力,至此可以說發展到了頂峰。

延熹二年(159),梁皇后死。對梁冀的專權早已心懷不滿的桓帝趁機與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人合謀,發兵攻圍梁冀,梁冀被迫自殺。梁氏中外宗親一律被殺頭示眾,連及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數十人,故吏、賓客免黜者三百餘人,一時朝廷為空。單超等五人因除梁有功,被同日封侯。宦官侯覽藉口除梁時曾參與意見,也被封侯。連小黃門劉普、趙忠等八人,也被破例封為鄉侯。他們都可兼做朝官,可娶姬妾,可蓄養子,並可以養子傳爵襲封。其“兄弟姻戚,皆宰州臨郡”。宦官專政,至此達到了高潮。

永康元年(167),桓帝死。竇太后臨朝,與其父竇武定策,迎十二歲的靈帝即位,竇武以大將軍執掌朝政。竇武和太傅陳蕃謀誅宦官,還未來得及發動,密謀洩漏。宦官曹節、王甫等先發制人,劫太后,挾靈帝,矯詔發兵攻殺竇武、陳蕃。雙方在闕下對陣,亂砍亂殺,宮內宮外,一片混亂。事後,曹節被封侯,父兄子弟皆為公卿列校、牧守令長;其心腹也有12人被封侯。曹節死後,張讓、趙忠等12名宦官繼掌朝政,個個封侯貴寵,父兄子弟滿布州郡。靈帝變成了宦官手中的傀儡,甚至不知羞恥地聲稱:“張常侍(張讓)是我父親,趙常侍(趙忠)是我母親。”連主奴關係也被顛倒了。

中平六年(189),靈帝死,十七歲的皇子劉辯即位,何太后臨朝,其弟大將軍何進執掌朝政。何進密謀召邊將董卓進京誅宦官,不料宦官首先發動,矯太后詔殺何進。士族豪強袁紹起兵殺宦官二千餘人,宦官一時全被殺盡。董卓引兵來到洛陽,又趕走袁紹,廢除劉辯,殺何太后,另立獻帝。外戚和宦官同時陷入瓦解,但從此地方軍閥控制局勢,東漢朝廷只剩下一個有名無實的軀殼。

外戚、宦官不論何方得勢,老百姓都不可能從他們那裡得到任何好處,他們在任意侵奪土地、盤剝人民這一點上是完全一致的,這是他們所代表的不同豪強地主集團所共有的本性。外戚竇憲早在獨攬大權前就曾以低價強買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田,連章帝也不得不責罵他說:“今貴主(公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百姓)哉?”外戚梁冀侵佔了京城周圍近千里的地方作為林苑,供自己遊玩;又修了一個兔苑,方圓幾十裡,禁止外人擅入。有一個“胡商”不知禁忌,在園中誤殺一兔,結果有十多人牽連被殺。梁冀強迫幾千民女充任奴婢,還詭稱這些奴婢是“自賣人”。掠奪的錢財更多得驚人,後來事敗被抄家,資產拍賣竟得錢30多億,相當於全國一年賦稅收入的一半。宦官集團是以暴發戶的姿態出現的,他們的貪殘比起外戚來毫不遜色。單超等五人執掌朝政後,越來越橫暴,民間稱左悺、具瑗、徐橫、唐衡四人為“左迴天(謂權勢極大,有回天之力),具獨坐(謂其驕貴無偶),徐臥虎,唐兩墮(謂其辦事在兩可之間,任意而行,沒有一定準則)”。他們競起第宅,樓觀壯麗,窮奢極侈。其兄弟姻戚充任地方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