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的政治關係或通商關係,到這一時期遭到了嚴重破壞。一方面,由於統治者對邊境各族的壓迫剝削,迫使各族人民不斷起來反抗或逃亡;另一方面,由於東漢王朝的積貧積弱,鮮卑、烏桓、匈奴等族不斷騷擾邊郡,甚至侵入腹地。東漢朝廷要麼出兵鎮壓各族人民的反抗,要麼出兵抵禦邊境各族的侵擾,在長期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軍費,農民負擔的賦稅和徭役因而更加沉重了。
由於政治腐敗,各級官吏不注意水利設施的興修和維護,桓帝、靈帝時期水旱災害也不斷髮生。據統計,東漢時期大的水災共發生27次,桓、靈時就有13次;大的旱災共發生17次,桓、靈時就有6次。蝗災、風災、雹災、大疫也接踵而至,地震也時有發生。據統計,桓帝、靈帝時共發生大蝗災7次,大風災2次,大雹災7次,大疫8次,地震18次。災害的不斷髮生,給人民增添了更多的災難。
越來越黑暗的政治,越來越沉重的賦役,加上災荒、饑饉的肆虐,逼得廣大農民傾家蕩產,凍餒而死的人數急劇增加,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破產農民到處流亡,顛沛流離,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不多次起來造反。據不完全統計,從安帝到靈帝的八十餘年中,各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