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3 / 4)

內亦暢通無阻。

六部位於長安城內皇城,而大明宮在長安城北龍首原上。距離的劣勢,此刻便體現了出來。但好在,女將軍足夠快。

當她拉著驚魂未定的工部尚書趕到明光殿時,其餘各部長官還縱馬賓士在含元殿前鳳尾道上。

大晉最位高權重的官員,他們掌握著整個帝國的走向,左右著天下人的命運。此刻卻如販夫走卒一般,不顧滿身泥水,草草參拜過,便向身邊同僚詢問災情。

六部尚書及侍郎到齊時,官家已稍稍收斂了心情。姽嫿將軍也與眾人一樣,淋得水人一般,列席旁聽。她去通知六部的時間裡,兩位丞相與官家並未閒著。

右相裴斐年輕一些,中氣更足,快速向眾臣說明一番如今災情。再聽一次,絲毫不會減少心痛與心焦,官家急聲道:“工部即刻著人趕赴河道修治,吏部隨同檢視災情,有州府縣官員治理不力的,即刻查辦!”

“戶部,撥出錢糧來……”戶部尚書沒有照例哭窮,只是皺了皺眉,計算著國庫的手執,“各級官員,有敢於貪汙者,嚴懲不貸!”

“刑部制定律例,於災區趁機哄抬物價者,嚴懲!”

一連串的嚴懲過後,官家心中鬱怒稍平。看起來兵部與禮部似乎沒有什麼事,官家道:“眾卿便在此,儘快拿出救災細則來。”所有人都緊緊盯著掛在殿中的輿圖,那上面是大晉的錦繡河山。此刻,河決堤,如畫江山中洪水已滔天。

管著帝國錢袋子的戶部尚書,歷來沒有一個不是吝嗇鬼的。便在此時,老尚書不曾哭窮,卻也顫巍巍提出:“錢糧須不夠用。”

官家道:“國庫不夠,從內庫出。”國庫是國家的錢糧庫,內庫則屬於皇室,這兩庫歷來是分開的。自來只有向國庫要錢充實內庫的天子,還從未有過以內庫資助國庫的官家。

眾臣對視一眼,皆伏地拜倒:“官家聖明!”

官家揮揮手:“莫說廢話,商討對策要緊。”

事實上,大致方針已定,如今需要的只是何處分撥多少人手、多少糧食的問題。涉及數字,姽嫿將軍心算當屬殿中第一,戶部老尚書每報出一串數字,她便能應聲說出答案,令程序快了不少。若她不是武將,又是女子,老尚書簡直恨不能將她調任自己麾下。

戶部需要計算的數字完畢,吏部、刑部與兩位丞相的討論成為中心議題。官家忽地一側臉,看向退在一旁的姽嫿將軍。她低著頭,嘴唇微微翕張,若不是又抬頭向官家使了個眼色,他幾乎以為是自己幻聽了。

明明離得那樣遠,官家聽見女將軍如在自己耳邊說話:“官家,請派府兵救災!”而觀殿中其餘人等,分明都未曾發現她的小動作。

“府兵救災?”官家輕聲重複,卻令爭執不休的眾臣都看向他。官家不知女將軍的意思,因道:“派府兵救災,眾卿有何意見?”

右相略一思忖,道:“臣以為不妥。”救災是各級府縣的事情,府兵屬於另一個系統。何況,兵者國之大事,怎能輕易調動?

兵部尚書沉默了半日,此刻道:“臣以為大善。國家養兵千日,正是為此危難之際可用。”

新一輪的爭執發展之前,左相結束了爭論:“臣也以為可。”於是府兵救災被添進了議程,兵部連同禮部都有了用武之地。

官家看劉蘇一眼:“解釋。”

女將軍側過身,掩飾自己的動作。“府兵人數多,且經過訓練,治河道比百姓更有效。”自古的傳統,府兵只管打仗,河道卻由百姓來修治,便是“徭役”。但百姓怎比得上訓練有素的軍隊?

“再則,府兵代表的是朝廷。天災降臨,百姓必定彷徨憤怒,以府兵救災,可使百姓安心。”家破人亡,再純良的百姓,也要對朝廷有所怨言,若是當地商鋪哄抬物價,更是容易激起民憤。府兵賑災,一則鎮壓不安分的亂民;二則令百姓生出更多的忠勇之心。

不必她多說,官家已明白了她的意思,並且想得更多。只是姽嫿將軍竟如此懂得民心可用,以她的經歷,無論怎樣想都是不可思議。莫非真是天資卓越?

這樣的人,若不能為朝廷所用,必成大患!莫名地,官家想到了超然臺上狠狠釘入他身體的子彈。

但很快,他就壓下了多餘的心思,專心與大臣們商議救災事宜。夜幕降臨時,沒有人離開,娘子派人送來了簡單的飯食,眾人匆忙用過,便又投身輿圖、簿冊及數字之間。

直到次日凌晨,他們才議定了所有可預料的細節。六部長官一夜未曾出大明宮,京官們全都在觀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