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37枚金牌,132枚和102枚獎牌榮登金牌、獎牌榜前兩名。在蘇聯、民主德國缺席的洛杉磯奧運會上穩坐老大的美國,在漢城奧運會上只得了個“小三”,而韓國則挾東道主之利躍進到第4位。
第二次參加夏季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金牌數排到了第11位(5枚),社會上出現了所謂“兵敗漢城”之說。其實,中國的競技體育當時仍在復甦階段,水平起伏應是正常現象。更何況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東西方體育強國大碰撞的一次高水平奧運會,作為第二次參加夏季奧運會的中國軍團成績不如上屆,也屬正常。一些人大驚小怪,顯然對奧運會大背景和競技體育的規律缺乏全面瞭解。
直到我們第一次申辦奧運會表決的前一年,1992年,經過十年磨一劍,我們的隊伍才積累了較多的國際比賽經驗,從蹣跚中邁開大步,從弱勢中走向強盛,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名列第四,使我們後來第一次申辦奧運在談及運動成績時增添了不少底氣。
北京亞運會的60個日日夜夜(1)
我沒有參加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九屆亞運會,正是在這屆亞運會上,中、日兩國體育代表團展開了空前激烈的金牌爭奪戰。行前,我國體育代表團並沒有看好賽艇隊,因為在此之前,日本一直是這個專案亞洲的佼佼者。賽艇又是首次列入亞運會,且比賽場地又不在新德里,而是在其南部200多公里外的齋普爾。所以,開賽後,儘管中、日兩國在其他專案上金牌、獎牌咬得很緊,但我方代表團並沒有對賽艇專案奪金寄予多大希望。而日本隊則擺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子,他們不但千里迢迢從日本運來嶄新的艇和槳,而且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