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貴妃瞪了眼杭玉清,沒頭沒尾的,說的是個什麼?
杭玉清無辜地眨了眨眼,“這可怪不得我,他們來得太快了……”難道是他在福德樓吃了碗桂花粥耽擱了時間?不然,他們絕不可能有他坐著馬車來的快啊!
比他更困惑的,是進來的倆差役:
“公、公子,你咋在這兒?”
一大早說要和同窗聚會,商量開春的那場科舉的是誰啊?
當然,比看見杭玉清更令他們驚訝的是看見一個英俊挺拔,玉樹臨風的柴榕。
這兩差役正是經歷過當初柴榕大鬧永安縣,打傷數名官名那一場事故之二,柴家大傻子也是那時揚的名。
可是親眼見著之後,還真如傳聞……人家好了。
這都不用多問,一看那風采氣度就與往日不同。
只不過他家公子可真是讓人一頓揍而揍服了,居然得著信兒第一時間就奔這兒來了,這徒弟是沒白收啊,親兒子又能怎樣?!
貴妃吩咐上茶,“不知二位差二大哥前來,所為何事?”
有了杭玉清這一層關係,差役就跟見了親人老爺是一樣的,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主要是他們不說,他家公子肯定也早都交底了,他們何苦枉作小人?
當下就把事情給原封不動給說了一遍。
原來卻是西邊戰事吃緊,接連敗了幾場,朝中幾番調動,無奈士兵老弱參差,戰鬥力不強,兵非精兵,將無良將,哪怕連番調兵遣將到底敗多勝少。一時間朝廷就慌了,於是紛紛上書要求徵兵。
皇帝幾番思量,於年前就一紙文書公告天下,只不過並沒有全國實行,九州選了靠近西邊戰場的四個州徵兵,擴充軍隊,提高士兵素質。
大齊兵制是軍戶制,列入軍籍的人家世世代代出人當兵,民籍的則只納租調,並不用當兵。
這是大齊建國之初定下的政策,只不過古往今來早有先例,一旦大規模的戰事一起,事必要全國徵兵。
按說柴老爺子曾上陣殺敵,做過先鋒,這樣的人家是要納入軍戶的。
但是柴老爺子本身是受信王牽累被罷官免職,而信王則是被太祖親自下的詔獄,罪名就是陰謀造反,柴老爺子的後來自然就不被允許歸入軍戶。是以柴家自柴老爺子以下都是民籍。
又因為柴老爺子受信王事件護體,徵兵令下來柴家就沒人當回事,權當沒有這事。只不過,現在卻不知因為什麼又被提起,且是指名道姓。
“說我們逃兵役肯定是不對的,”貴妃這時不得不舊事重提。“我們老爺子曾是信王舊部,朝廷本就將我們家調入了民籍,我們便是想應徵入伍,朝廷都是不允許的。”
“可是,”粗壯的差役牛飲喝了半壺的花茶也沒喝出是什麼花什麼味兒。“我家老爺親自去問的巡撫趙大人,趙大人可是替柴家說了話的他就是信王舊部,不是還做著朝廷的官兒嗎”
“可不是嘛,”因為是自家爹爹的下屬,杭玉清說話完全是隨心所欲的狀態。“給我爹氣的夠嗆,那趙巡撫根本就沒聽完整件事的來龍去脈,一聽柴家的人不讓當兵就怒了,指天指地一頓訓斥,把我爹給氣的鬍子都要捋掉了。”
“結果就是,你們柴家被趙巡撫大筆一揮,歸入軍戶了。”
貴妃是見慣了大場面的,此時也不禁目瞪口呆,全然失了儀態。
趙誠是個武夫,講的就是精忠報國,馬革裹屍,是把保衛邊疆看作了最崇高的事。柴老爺子出生入死,卻落個不被承認,趙誠估計是心有不忿,為故友鳴不平,結果
倒是陰差陽錯把柴家給坑了。
這可真是有心栽花開不開,無心插柳柳成了個大坑!
貴妃咬牙,“敢問差大哥,告我家夫君逃兵役的是哪個?”
“趙功成!”
不等兩差役回答,杭玉清就心急火燎地把謎底給揭開了。話說他好心跑這一次,也不能什麼都落個後著,讓別人把話都說完了,這他還叫什麼通風報信?還怎麼緩和與師孃這合作伙伴的親密關係呢?
萬一明年再把他這合夥人給踢出局!
“就是那個趙童生,往咱們店下瀉藥的那個!”
392 四面楚歌
392
原來是他!
貴妃冷笑,柴銀杏兩口子在此事無論如何脫不了干係。
先是在她店裡放瀉藥,再狀告她家男人逃脫兵役,她這是想和她不死不休啊?
可柴銀杏是不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