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記得,封帥答應幫你入大唐籍貫那天,你喜歡得恨不能翻一百個跟頭!”
“那當然了!”十三聳聳肩膀,根本不以王洵的調笑為意,“將軍您有所不知。在十三老家那邊,凡是跟大唐能搭上個邊的,都會被高看一眼。不僅從大唐回去的遣唐使,能被封個老大的官職。連帶著他們的僕從,也都跟著飛黃騰達。如果已經入了唐籍並且有官職在身,就像十三現在這樣,更是不得了。您甭看十三在您麾下只是個小小的旅率,回到老家去,便是天朝來的上差,能和左右大臣平起平坐。走到哪有人都爭著巴結,看上誰家的女兒,只要勾勾手指,當晚就會被人送過來!”
“左右大臣?”王洵對日本國的官制不太瞭解,皺著眉頭追問了一句。
“就是左右丞相,十三老家那邊,官制都是從咱們大唐照抄的。只不過是改了個名,其他基本都跟咱們大唐一樣!”侍衛旅率王十三臉上沒有絲毫慚愧之色,很坦誠地承認。
“哦!”王洵總算明白一點兒。倭人十三為什麼會為可以入大唐籍貫而興奮得幾欲發狂,原來有切切實實的利益牽扯在裡邊,而不像自己,對大唐的歸屬感覺完全是與生俱來認同,很少牽扯到什麼實際利益。可那些被俘虜的馬賊為什麼更願意做王家的家奴,而不願意歸化大唐呢?難道做一個“鐵錘王”門下的僕從,比成為唐人的利益更大,更實惠不成?
正百思不解間,又聽十三小心翼翼地說道:“至於那些馬賊的想法,恐怕十三多少能猜到些。將軍如果不嫌十三囉嗦的話……”
“你儘管說!”王洵詫異地看了十三一眼,笑著鼓勵。
“如果十三說錯了,您不能打十三!”十三先提了一個條件,然後飛快地逃開幾步,見王洵沒有追過來,才捂著屁股慢慢解釋道:“其實,將軍只是對西域這邊的情況不太瞭解,所以白白被人辜負了一番好心。十三聽封節度說過,大食人為了將咱們大唐的痕跡徹底從西域抹除,可謂用盡了各種手段。特別是當年咱安西軍失利後,大食人更是肆無忌憚。”
他一口一個咱們大唐,說得極其順溜,彷彿早就忘記了自己原來的身份,或者巴不得別人也一樣忘記,“十三聽封節度說,當年藥剎水沿岸各地,凡是與咱安西軍有瓜葛的官員百姓,無論高低貴賤,除了少數見機極快者之外,其餘全都被貶成了奴隸。唐人兩個字,眼下在河中這一帶,就是可以隨便掠奪的肥羊。貪官汙吏,地痞流氓,誰見了誰上前搶一把。當地官府對此非但不管,並且暗中支援鼓勵類似的行為。這樣一來,哪個還有膽子再做唐人?反倒是做了您老的家奴更安全些,即便日後他們又成了別人的俘虜,念在是同族的份上,也不會被過分苛待!”
“居然是這樣!他們,他們真,真夠……”王洵這回徹底被震驚了,手掌按住刀柄,五根手指曲曲伸伸。大唐與大食對於西域的爭奪已經持續了近百年,然而大唐朝廷只追求名義上的征服和軍事上的威懾,從來也沒像大食人這般,把諸多手段發揮到如此淋漓盡致的地步。
他終於開始理解,為什麼封常清苦心孤詣地,試圖打造一條完美的防線,將大食人徹底隔絕在蔥嶺以西了。那不僅僅涉及到安西軍的榮辱,也不僅僅涉及到幾名邊將的功名富貴。而是與整個隴右道,近百萬戶唐人生死攸關。如果被大食人突破進來,憑著其無所不至的同化手段。用不了太長時間,從玉門關往西的漢家百姓,就不得不披髮左衽了。
“不僅如此!”跟在二人身後聽了一小會兒,新任侍衛万俟玉薤也低聲插了一句,“即便是大唐的商販往河中出售貨物,如果沒有一個信天方教的地商做保人的話,也要多交三倍的稅。雖然那些地方貴胄,一天也離不開咱們大唐的東西!万俟給人當家將這兩年,親耳聽說幾家商販,為了少交些商稅,偷偷派自家子侄到河中去,改了大食姓名做地商!”
“該死!”王洵低聲怒罵,不知道是罵大食人,還是罵那些為了些許利益連祖宗都肯出賣的商販們。
万俟玉薤笑了笑,低聲道:“大人別瞧不起那些商販。畢竟他們還是為了些蠅頭小利。可眼下咱們大唐,卻有很多人,寧可不要任何好處,也上趕著把祖宗賣給外人。”
“是誰?”王洵敏感地側過頭,看著万俟玉薤的眼睛追問。
“大人還需要問我麼?當年在長安,您又不是沒見到過?”万俟玉薤咧了下嘴,低聲反問。
明知道屬下說的是句牢騷話,王洵卻無言以對。當今皇上偏愛異族,認為他們比自家子民更淳樸。前宰相李林甫投其所好,提拔了大量的異族將領。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