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3 / 4)

小說:袁世凱傳 作者:瞎說唄

隱衷》,見《時報》1911年12月29日。

⑦楊度:《上資政院陳情書》(原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⑧同⑤,頁79。

⑨同③,頁79。

⑩《正宗愛國報》,1911年11月24日、27日。

'1'《民立報》,1911年11月22日。

'2'《孫中山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頁152。

'3'《袁克定致馮國璋手札》,見《中國現代史叢刊》第一冊。

'4'《李純致袁世凱書》,宣統三年十月十一日。

'5'《前敵偵探委員趙連元探報》,宣統三年十月七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6'《黎副總統歷史》,見《憲法新聞》第10期,1913年北京刊行。

'7'《申報》,1911年12月14日。

'8'同⑧,頁77。

'9'劉厚生:《張謇傳》,上海龍門聯合書店1958年版,第194頁。

'10'同③,頁77、78。

'11'《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六冊,頁261。

'12'《伍廷芳報告議和始末情形電》,1912年2月16日。

'13'同③,頁255、256。

'14'《阮忠樞致張鎮芳函》,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15'《伍廷芳致袁世凱電》,1912年1月13日。

'16'《山東同盟會徐鏡心、謝鴻燾、丁惟汾等致袁世凱等電》,見《臨時政府公報》,第48號。

'17'《民立報》,1911年12月27日。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實錄》,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版,頁104。

'18'同③,頁16。

'19'《毛澤東選集》第五卷,頁126。

'20'《朱爾典呈葛雷電》,1912年1月1日。見《英國藍皮書》1912年,第6號,頁16。

'21'《各省代表議合全案》,捲上,頁42。

'22'同純紛矠。

'23'伍廷芳:《共和關鍵錄》,頁60。

'24'楊玉茹:《辛亥革命先著記》,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頁262。

'25'同③,頁548。

'26'同'23',頁71。

'27'《北華捷報》(NorthChinaHerald),1912年1月13日。

'28'同'23',頁71。

策動“請願共和”,逼迫清帝退位

在革命浪潮的衝擊下,清廷本已奄奄一息。它之所以能苟延殘喘,完全是由於袁世凱別有用心地維持。因此,關於清帝退位問題,袁世凱早已胸有成竹,而且在派唐紹儀南下議和之前已密令梁士詒等“預為佈置”。①l1月27日、12月3日,順直諮議局和直隸保安會兩次致電攝政王,要求清廷“早行揖讓”“宣佈共和”“示大公於天下”。②在京畿出現這類激烈言論,袁世凱竟不過問,顯然是與他的意旨相吻合的。稍後(1月3日),駐俄國公使陸徵祥聯合駐外使臣電請清帝遜位,以及其他類似的通電,則都是梁士詒在幕後策動的結果。對清廷,袁世凱不採取斷然措施,而寧願使用“第三者”倡議的迂迴戰術,甚至蓄意製造事端,藉故拖延,除怕落得“逼宮”的臭名之外,最主要的是因為他需要挾清廷以逼迫革命黨人交出政權。

當時,一些革命黨人已識破了袁世凱的詭計,特別是身處其殘暴統治下的北方“共和會”員,感受尤為痛切。他們自發地組成“暗殺團”,決心刺袁,為革命除害。1月16日,袁入清宮議事後,乘馬車出東華門,大隊騎兵前呼後擁,警備森嚴。當他定到王府井丁字街時,革命黨人從三義茶葉店樓上扔下炸彈,轟隆一聲,人仰馬翻,衛隊長袁金鏢等十餘人當場斃命,袁世凱由覆車中爬出,乘馬倉皇逃脫。革命黨人楊禹昌、張光培、黃之萌等不幸被捕,慘遭殺害。三烈士從容就義。於臨刑時,黃之萌正氣凜然,慷慨陳詞,當眾揭破了袁的竊國陰謀。

袁世凱對革命黨人恨之入骨。但是,當天他接到了南京臨時政府保證推舉他為總統的電報,汪精衛又來電慰問,並解釋說,暗殺活動與革命黨無關,請嚴厲鎮壓。袁世凱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所以對丁字街事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