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往往傳道,佛菩薩要度盡眾生,怎說個無益?”通臂仙道:“是你也不知道,凡做神仙也有幾等。有一等最上的:悟徹菩提,靈通造化,道法參天並地,就是玉帝也不敢以勢位加他,我佛也不敢以神通壓他,此等之仙方可度人度世;其次一等:修成金石,呼吸五行,朝遊北海,暮宿蒼梧,內可超凡入聖,外可點鐵成全,此等之仙方有道可傳,有教可設;象我輩下一等的神仙,不過竊藥偷桃,保全性命,養山中草木之年而已,哪裡有妙丹秘旨白日飛昇的手段可以傳人?所以說個求我無益。”小石猴道:“據老祖雖說是下等神仙,然竊藥偷桃也要有些手段。”通臂仙道:“就是竊藥偷桃也有幾等。若說是扳倒老君的爐灶,摘殘王母的靈苗,這便要通天徹地,換鬥移星;若我輩啖寵幸之餘桃,舔雞犬之剩藥,不過僥天之倖,碌碌因人成事,要什麼手段?”小石猴道:“老祖怎麼說這些沒志氣的話?天地間只怕沒有修仙的徑路,便沒奈何了。若是老君果然有藥,王母果然有桃,不怕沒本事偷他些吃吃。”通臂仙嘻嘻笑道:“當時取經成佛的老大聖原說,天地精靈不竭,遲幾百年自有異人續我靈根一派;今日你有這樣大志,足見老大聖之言不謬矣。”小石猴道:“請問老祖,當時取經成佛的老大聖,卻是何人?”通臂仙道:“這話說起來甚長,也不是一時輕易說的。你且去把那頑皮消盡,野性收回,然後好對你細說。”那小石猴聽了,歡歡喜喜的答應道:“老祖說得是。”遂走了出來,依舊到各山去頑耍;雖然頑耍,卻心懷大道,看那月來日往,未免驚心,花落鳥鳴,不禁動念。真個是:
野馬未嘗無轡,心猿亦有定時。
既是有天有地,難言何慮何思。
小石猴終日思想修仙訊息,又怕性急纏惱了通臂仙,只得按納定氣兒忍耐。
這一日,見天氣晴明,風和日暖,花果滿山,紅紅綠綠,景緻甚是可愛。他忍不住又到後洞來跪著通臂仙說道:“今日前山風日甚美,敢請老祖遊賞片時何如?通臂仙見了大笑道:“好個有心的猴子,我去我去。”遂毫不作難,帶了小石猴一徑走出洞來,竟到正當中山頂上一塊石上坐下;小石猴又攀枝繞樹,摘了許多鮮果來供獻。通臂仙吃了幾個果子,因開口道:“你可知道,你這身子從何處來的?”小石猴答道:“愚孫生來愚蠢,久昧前因,也不知身從何處來,只時常聽眾弟兄說,我就是這塊石頭裡進出來,我不信。這—塊頑石頭,又無父精母血,我如何在內裡安身立命?要求老祖慈悲指示。”通臂仙道:“此乃因緣大事,你既有心,我也不能閉口不言了。天地有四大部洲:東曰東勝神洲;西曰西牛賀洲;南曰南瞻部洲;北曰北俱蘆洲。我們這地界乃是東勝神洲,我們這國叫做傲來國;我們這座山叫做花果山。這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清濁開時而立,鴻濛判後而成。這一塊仙石,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故高三丈六尺五寸,按政歷二十四氣,故圍圓二丈四尺;按九宮,故有九竅;按八卦,故有八孔。內蘊天地之靈秀,外受日月之精華,故能毓成仙胎,產出靈種。”小石猴聽了,不勝歡喜道:“不信石胎有許多妙處,莫非老祖哄我!”通臂仙道:“不是哄你,只因過取經成佛的老大聖,原也是這塊仙石裡出身,我因此知道。”小石猴欣欣問道:“原來這塊石頭已曾先產過一個老大聖來。敢問老祖,那老大聖初時怎生修道?後來怎生成佛?萬望指示孫兒知道。”通管仙道:“那老大聖初生時,也似你一般一個小猴兒,只因他心靈性巧,有本事窮源測流,尋了這一個水簾洞與眾族眷安身,故眾猴即奉他為主。他在這山中朝歡暮樂,十分快活。只因他根器不凡,忽—日想到無常,迅速發一個大憤,去四海求仙。求了二三十年,不知在哪裡遇了真師,修成大道,便會騰雲駕霧,一個筋斗直去十萬八千里遠;又學成七十二段變化,雄霸此山,四境的妖魔盡皆拱伏;又走到水晶宮,問龍王討了盔甲兵器;又打入森羅殿內,將猿猴眷屬盡皆除名。因此驚動了玉皇大帝,遣十萬天兵圍繞此山,要擒拿老大聖,被老大聖手持一條鐵棒,將十萬天兵打得東逃西竄,奔走回天。”說到此處,喜得個小石猴抓耳揉腮道:“好本事,好本事!快活,快活!老大聖似這般英雄,後來卻為何又肯做和尚去取經?”通臂仙道:“老大聖自打退了天兵,玉皇大帝無法奈何,只得遣太白金星來招安。初一次封為弼馬溫,他嫌官小,反下天宮;後一次封做齊天大聖,方才意足,卻又不安其位,偷吃蟠桃御酒,攪亂王母娘娘的勝會,又帶了許多蟠桃御酒到洞中來受享。我因蒙老大聖歡喜,與我許多吃,故此至今不死。後來玉帝聞知大怒,調二郎小聖帶領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