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宗教神學的時候,史蒂夫就被它吸引住了,因為宗教神學強調經驗、靈感、自我實現的內在意識,這些也是史蒂夫所認可的。對史蒂夫來說,禪宗不是一個宗教軀殼,而是能滿足他內心需求的一種東西。關於他父母的很多問題也是他心中一直未能解開的疑團,因此他總是處於一種精神上很迷茫的狀態,這驅使他去尋找精神的真諦。佛教講究無慾無求,告誡人們要知足常樂。丹?科特克說:“在禪宗中心有一個研習禪宗的僧人,他叫千野。史蒂夫和我經常去拜訪他,他一般都在參禪室旁邊的屋子裡會見我們。去了之後,我們就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對於一個不願受約束、很難接受監督審查的人,對於一個極力想搞清楚這個近似瘋狂世界的本來面目,同時又想解決自己長期無法求解的疑問的人,佛理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它能夠指引人們自覺地信奉宗教思想,這對於一個總是盲目自大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有了這種信仰,史蒂夫就不需要其他理念了,這對於這個基本上沒有接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年輕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佛法還是神秘莫測的,而且往往對人生大事有啟示和指引作用,禪宗公案,比如“經歷就是財富”,也深刻地影響著史蒂夫對人生真諦的探索。自那以後,史蒂夫更加沉迷於佛理,而千野也成了他的“精神導師”。
然而在那時,史蒂夫還想成為一名企業家,一名擁有自己產業的企業家。
由於太年輕,經驗又太少,史蒂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他只是擁有滿腔的熱情,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事情是不可行的。因此,他願意嘗試做那些精明人士認為不能成功的事情。他有著堅強的個性,因此很容易就能超過自己設定的目標,但由於缺乏社會經驗,他有時對面前隱藏的危險渾然不覺。
史蒂夫和沃茲都願意嘗試不可能的或根本就無法實現的目標,這是他們的共同特徵之一。沃茲喜歡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很多人對他能用那麼少的部件、那麼高超的技術進行設計工作難以置信。沃茲通常會去參加家釀計算機俱樂部每兩個星期舉行一次的聚會,在聚會時他會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受不同意見的啟發而提出新的想法,然後他就興奮地勾畫出新的示意圖,這樣在第二天的會議上他就能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觀點了。
在1975年的秋天,沃茲就自豪地展示了一種新電路板的幾張設計圖紙,而到了第二年年底,他就把第二個電路板設計出來了,這兩個電路板都是用來驅動顏色顯示的。史蒂夫知道後非常高興。可能這是他一直想得到的,也可能他藉助於這一產品就能在生意場上打下一片天地。當然,在家釀計算機俱樂部那種富於創新的氛圍裡,沃茲也是相當有精力的實幹家。當別的俱樂部成員開始建立個人電腦產業的時候,沃茲那笨重的“面板”①卻很少能引起別人的注意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2 公司誕生(2)
史蒂夫對這方面的情況瞭如指掌,他相信他的朋友沃茲在電子學方面的真本領。他告訴沃茲,他要把這項技術變成電子企業。沃茲同意由他設計電路板圖紙,而讓電腦發燒友購買圖紙,然後按照圖紙說明,用各種電子元器件裝配成計算機。同時,沃茲依舊在惠普公司工作,而史蒂夫也還是在阿塔裡公司工作。
在史蒂夫和沃茲賣“藍匣子”的時候,一些電腦發燒友們就已經領先他們一步,開始銷售電路板了。史蒂夫和沃茲也想改變自己的形象,接受一種更刺激的挑戰。沃茲的頭腦裡想的是電路設計,而史蒂夫,這位電子市場的弄潮兒,想的卻是給自己的品牌計算機起一個他們兩個人都喜歡的名字。由於史蒂夫非常喜歡流行歌曲,他也常與鐵哥們兒一起去俄勒岡州的蘋果農場。史蒂夫還很喜歡吃蘋果,另外,“蘋果”在電話本的排列順序中也位於“阿塔裡”之前,於是他就打起了“蘋果”的主意。最終,在向報社提交合作書並公佈發行時,他們給自己的品牌起了個既文雅又不咄咄逼人,也不嚴肅呆板的名字—蘋果計算機。(但是他們後來還是因為這個名字與甲殼蟲樂隊鬥了很長時間,在蘋果iPod這一品牌出現後,這一爭鬥更加激烈了,蘋果音樂品牌也佔去了音樂界的半壁江山。①)
沃茲很贊同“蘋果”這一名稱,但他仍對和史蒂夫的合作關係表示懷疑。史蒂夫?喬布斯則非常堅定,他不得不經常給他的夥伴打氣、鼓勁。沃茲並不想放棄白天的工作,而他的父母也懷疑他們的兒子能否和史蒂夫搞好合作,更別說一起辦公司了。沃茲的父親傑裡?沃茲尼亞克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他的兒子要與這個“沒有做過任何事情”的傢伙“五五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