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忍受屈辱暫時忍讓!你們不必反對了,議一議向誰稱臣求和與向他們開出什麼停戰條件吧?”
群臣鴉雀無聲,誰都怕將來背上賣國罵名,誰都不敢做聲。直到忽必烈再三催促後,朝臣中年紀最大的姚樞終於站了出來,顫悠悠地說道:“大汗若是已有結論,那老臣斗膽認為——向宋人稱臣納貢較為有利。宋人自開國以來。歷來只有向北方進貢稱臣的先例,大汗若是破天荒的向宋人稱臣。宋人得意之下必然答應。宋人富足,即便索要貢品也遠比來自漠北貧瘠之地的阿里不哥為少,且大汗可從與宋人貿易之中獲得軍糧資用,不用擔心向阿里不哥稱臣之後被迫貢獻糧食。”
“老東西,算盤打得真好,賈老賊為了籠絡中原人心,對中原漢人不僅不殺反而優待。他是漢人,投降賈老賊後不用擔心老命不保。投降阿里不哥就不同了,阿里不哥擅長籠絡蒙古人,對漢人就不怎麼樣了。”子聰心中冷笑,嘴上卻不說出來。朝中除了被大宋點名要腦袋地劉整外,其他蒙古漢臣也是這般心思,紛紛附和道:“姚大人言之有禮,宋人民間富足又有長江天線阻隔。大汗就算向阿里不哥稱臣停戰,急切之間也難以滅亡宋國。”
和漢臣不同,蒙古族大臣和色目人卻堅決反對向南稱臣,理由也很簡單,黃金家族向本族稱臣投降可以,向外族投降納貢那就一輩子抬不起頭來了。要是鐵木真知道他的孫子做了漢人的屬臣,只怕能在墳墓裡氣活回來。甚至還有蒙古大臣異想天開地建議說可以先向阿里不哥投降稱臣,然後借道給阿里不哥到南宋劫掠,讓阿里不哥去和南宋鬥得兩敗俱傷。而這個餿主意雖然異想天開,卻獲得了不少蒙古大臣的支援。
“都別吵了,聽聽子聰大師地意見。”忽必烈大喝一聲,將目光轉向重新獲得他信任地子聰。已經開始蓄髮的子聰習慣性的合掌答道:“大汗不必為難,派出兩波使者分赴漠北與臨安即可。屆時誰給大汗開出的條件最為有利,大汗就向誰稱臣停戰,而且對雙方都有威懾作用。迫使他們不敢開出過於苛刻的條件。”
“大師妙計。正合朕意。”忽必烈大喝道:“合必赤,你是朕與阿里不哥的舅舅。出使阿里不哥那邊,這件事非你莫屬。”
“老臣遵旨。”合必赤愁眉苦臉地答應——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忽必烈又將目光轉向子聰,子聰估摸著忽必烈是想派自己出使南宋,趕緊搶先說道:“大汗,宋人這邊,小僧舉薦郝經先生出使。小僧聽聞郝經先生昔日在張柔將軍幕府之時,曾是張柔老將軍諸位子侄的啟蒙教師,教習給賈似道愛將張世傑的文字,有了這層關係,應該更方便一些。”
“他媽的,這狗禿驢心腸真他黑。”郝經地腦袋轟地一下暈了——他是張世傑的啟蒙老師不假,可也沒少挨生來仇視蒙古人地張世傑羞辱捉弄;而且這一次出使南宋是去投降稱臣,不成功是辦事不力,成功地話就是賣國求榮的蒙奸,將來在蒙古國內罵名絕對少不了。忽必烈卻稍一盤算就點頭道:“甚好,就讓郝愛卿辛苦一趟。”
迅速敲定了使者人選,蒙古朝廷開始討論準備對阿里不哥和南宋做出多大讓步了,子聰卻沒心情去聽那些大臣象家庭主婦在菜市場買菜一樣討價還價和斤斤計較,只是在心裡琢磨道:“以本佛爺那個蹬後肯定會被挖墳掘墓的缺德弟弟和賈老賊的奸詐,應該很容易就能看出本佛爺的臥薪嚐膽之計,不知他們會怎麼應對呢?估計夠他們頭疼猶豫的,有阿里不哥那個立場難定地盟友,答不答應忽必烈的投降稱臣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哈哈,賈老賊,懶得管你怎麼辦了,看你以後還敢用反間計陰本佛爺不?”
和子聰預料的一樣,忽必烈把自己當成價碼同時向阿里不哥和南宋開出的訊息傳到臨安後,賈老賊和劉秉恕都是大驚失色。不用劉秉恕提醒,賈老賊馬上下令暫時封鎖這個訊息,然後派出使者北上聯絡阿里不哥,要求阿里不哥不要利慾薰心中了忽必烈的詭計,以致釀成大禍。不過忽必烈也早料定了賈老賊會玩這個鬼花招,早已命令封鎖了通往漠北的道路,斷絕賈老賊和阿里不哥的直接聯絡。同時忽必烈指使郝經,要求他這一次不要找賈老賊聯絡,而是直接找宋理宗和太子趙禥談判投降稱臣事宜……
第三卷 襄陽血 第二十九章 投降條件
“該死的忽必烈,虧他想得出來,竟然能想出投降稱臣的餿主意!”看著好不容易透過弘吉剌仙童在蒙古朝廷上收買的細作送來的情報,賈老賊急得直搔頭髮,喃喃道:“這主意雖然又餿又臭,看似軟弱,其實無恥歹毒,簡直比得上二桃殺三士的毒計。就算本官英明蓋世文比孔孟智勝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