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烈從座位上跳起來的話,“大汗如果還想扭轉局勢一統華夏,那眼下惟有韜光養晦一計可用——向宋人或者阿里不哥其中之一稱臣稱藩!先向其中一方忍讓稱臣,交納歲貢換取停戰,臥薪嚐膽積累實力,全力消滅一股勢力,再掉轉頭來對付另一方。”
“叫朕向宋人學習,交納歲貢錢糧屈辱稱臣,換取苟安?”忽必烈眼睛瞪著一個比兩個大——如果不是有言在先,忽必烈鐵定叫怯薛把子聰押出去砍了。子聰也知道這個建議實在駭人聽聞,便耐心解釋道:“大汗請不要驚訝,且聽小僧向你慢慢道來原因,其實大汗仔細一想,就會知道小僧此言並非無的放矢。”
“子聰大師請說。”忽必烈沉住氣說道。子聰緩緩說道:“大汗今日之所以如此被動,根源其實早在鄂州之戰時就已經埋下。當時大汗地天軍抵達汝南。從宋人被俘哨兵口中得知蒙哥大汗戰死釣魚城,那時候大汗就應該立即撤兵北上控制北方,全力應付阿里不哥之變。但大汗誤聽姚樞、郝經和廉希憲等人,認為此乃謠言仍然堅持南下;行至長江,大汗埋伏在蒙哥身邊地眼線宗王末哥飛報蒙哥死訊,大汗仍然聽信郝經、趙壁讒言,堅持渡江立功。錯過了第二個機會——不是小僧找後帳,大汗當時如果聽從小僧建議立即北上。絕不會有今日之困。”
“悔不該當初啊。”忽必烈長嘆,拳頭握得指關節發白。子聰繼續說道:“靠著宋人奸佞袁玠之助,大汗渡江成功,當時大汗如果聽小僧之言,立即與宋人皇帝議和撤兵,仍有第三次機會。可大汗還是被趙壁讒言所惑,堅持攻打鄂州。逼得宋人皇帝起用賈似道老賊為帥,與大汗在鄂州決一死戰。而賈似道老賊就是抓住大汗這最脆弱和最危險的機會,連使詭計導致大汗主力全軍覆沒,導致大汗北上無精銳可用,只能以新練之卒與阿里不哥周旋,這才與阿里不哥打成了不勝不敗的局面。”
“平心而論,賈老賊在鄂州之戰中的指揮並不是完美無缺,僅是佔了許多先機和優勢。”子聰誠懇道:“賈老賊的糧道位於長江內線。轉運容易且不用擔心被大汗切斷;宋人舉國精銳盡出,賈老賊兵精將足,無人才匱乏之憂;大汗急於撤兵無力與賈似道老賊做持久之戰,加上天賜賈似道老賊以怪才黃固黃藥師與神秘火藥配方。種種有利條件都集中到了賈老賊那邊,這才使得賈似道老賊有鄂州大捷,功成名就。而最大危害還是讓戰略眼光深遠的賈老賊藉機上位。賈老賊深知宋人獨力無法與大汗抗衡,所以堅定聯合阿里不哥夾擊大汗策略,聯手阿里不哥與大汗做車輪之戰,阿里不哥退他進,阿里不哥進他退,使大汗軍隊百姓難有喘息之機,讓大汗軍隊疲於奔命,民生難以恢復。”
“可以這麼說吧,只要賈似道老賊還在宋人朝廷一天,宋人就一天不會改變與阿里不哥夾擊大汗的戰略——而賈老賊不同於岳飛。宋人皇帝太子對他地既信任且依賴。想要指望宋人自毀長城幾乎是不可能做到。”子聰總結道:“長此以往,其結果就是。賈老賊領導宋人與阿里不哥輪流上陣,輪流休養生息,大汗卻無一日不戰,最終難逃久戰師疲覆滅厄運。所以大汗想要扭轉這個被動局面,唯一方法就是暫時忍讓低頭,穩住其中一方騰出手來全力消滅一方,待後顧無憂之後,再掉轉頭來吃掉另一方!除此之外,怕是神仙也難以挽回這個戰略劣勢!”
靜靜聽子聰說完後,忽必烈久久不語,半晌才喃喃道:“大師也許說得對,朕是該暫時向一方低頭。不過,此舉實在駭人聽聞,朕想在明天的早朝之上提出來讓眾人討論,聽聽眾人地意見再做決定。”
子聰離座,向忽必烈雙膝跪下說道:“大汗,如果你把這件事交朝臣眾議,那麼小僧斗膽斷言,此議決不可能獲得眾臣支援——真理永遠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絕大多數人目光短淺,只能看到眼下一時之利,看不到長遠將來。小僧奏請大汗乾綱獨斷,此時就下定決心向一方稱臣停戰,擺脫兩面作戰地窘境。”
“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忽必烈喃喃自語,眼中一片迷茫,片刻後,忽必烈目光霍的一變,站起來說道:“好,朕這次就乾綱獨斷一次,向宋人或者阿里不哥一方稱臣納貢,換取停戰休養生息!”
……
和子聰預料地一樣,忽必烈將稱臣投降的命令在早朝上公佈之後,果然是滿朝譁然,眾臣爭先恐後的反對忽必烈這個決定——還好忽必烈沒說這個餿主意是子聰出的,否則子聰只怕馬上就能眾人地口水淹死。不過忽必烈這一次拿出來自鄂州之戰精銳盡失後少有的豪氣,大聲說道:“諸位愛卿的忠貞之言,朕銘記於心,但朕心意已決,要效仿勾踐臥薪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