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盛也站起了身,他看著李勤的側面,過了好半天,才輕輕地道:“李郎,最仗義!”
圍魏救趙的大計劃,迅速地執行了下去,只留下數百名壯丁幫助守城,修建工事,而其餘百姓皆走,老弱婦孺們都登上了船,家中財物只好捨棄,在大難臨頭之際,雖然家破,但人未亡,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倒沒有誰會抱怨,百姓們在上船前,反而感謝李勤,都叫著李郎最仗義!
幷州方向的大草原。
年紀還不到四十歲的劉九,站在一輛大車上,大車由二十幾頭牛拉著,是輛樓車,車上不但有帳篷,還有一座高高的木樓,讓他用來指揮大軍,匈奴兵在一里之外,就能看到他的大,為他掃平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
劉九身材魁梧,單從身材上來講,竟不輸與典韋,而且比典韋還要粗壯,他一臉的黃鬚,眼珠子也微微發黃,嘴巴極大,鼻樑極高,從相貌上來講,和他的弟弟幾乎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尤其是和劉十一相比,根本不象是親兄弟。
劉九身上沒有穿著盔甲,而是穿著一身很普通的皮袍子,戴著一頂破舊的皮帽子,裝扮上絲毫沒有匈奴王本應有的華貴,反而象個潦倒的窮牧民,如果他一個人走在草原上,壓根就不會有人認為他是匈奴單于的有力爭奪者,只會認為他是個連飯都吃不上的窮光蛋!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人,劉九往樓車上一站,四周的匈奴兵望向他時,眼中卻都充滿了敬畏之色,認為只有這樣的首領,才能帶領他們得到勝利,打敗所有的敵人,搶光敵人的牛羊,佔領敵人的草場,佔有敵人的妻女,九帳部大王,和別的匈奴王不一樣,他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不但對於漢地英雄們很重要,對於匈奴人來講同樣重要。如果一個首領啥啥的都隨大溜兒,別人如何,他也如何,那牧民們何必追隨他呢?追隨誰都一樣,何苦追隨劉九?
劉九在匈奴人中的地位極高,有不知道單于是誰的,卻沒有不知道劉九是誰的,因為劉九的英雄之名,響徹草原,乃是匈奴第一勇士!
劉九的部落和地盤,完全是他一手打出來的,他的部落叫做九帳部,那就是因為他在繼承部落時,原本富強的部落只剩下了九個帳篷,不用別的部落來吞併,部落自己就快消失了,可劉九憑著彎刀和弓箭,硬生生地打敗了比他大幾倍的部落,反過來吞併,再吞併,十數年的征戰之後,九帳部擁有牧民十幾萬,是草原上第一大部,可以上陣廝殺的匈奴兵達到了三萬,對外號稱二十萬,威震草原!
樓車上,劉九回過頭,看了眼遠處的僕從軍,叫道:“讓他們快著點,等咱們打下了北地郡,我讓他們在漢地立帳篷,告訴他們,好日子在後頭呢!”
匈奴兵大聲答應,奔向後隊,對著僕從軍大聲吆喝,命令他們加快行軍。
劉九進攻北地郡之前,剛剛掃平了幷州外面的幾個烏桓部落,裹挾了大批的烏桓士兵和牧民,他打算在大搶北地郡後,把這些僕從部落留下,替他看守北地郡,吸引漢廷的兵力,這樣他的草原地盤才不會受到威脅,又可以騰出兵力,去搶別的地方!
第111章 天時地利人和
劉九喊完話,又看向了前面,這次南下,他除了留下五千匈奴兵守住地盤外,剩下的三萬餘士兵全部帶了出來,而且由於他掃平了烏桓數部,又得了五千人的僕從軍,刨除兩路六千先鋒,他的本部人馬達到了兩萬九,將近三萬,以這樣的大軍進攻北地郡,戰敗一說無從談起,他只需想想,是不是光搶北地郡,還是把別的郡也順便搶了,這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
劉九望著前方,志得意滿,離著北地郡只有兩天的路程了,估計著前面兩路先鋒,應該已經攻下了三個縣城,廉縣肯定是到手了,富平也差不多了,要是好的話,那麼環縣也應該到手了,三個縣的財物和人口,便已足夠他的九帳部過一個舒舒服服的冬天,如果能橫掃北地郡,那就連明年的春天,他都不用再興兵出戰了,可以好好地休養生息,把部落再擴大一些,穩穩地壓住單于,對於他搶得汗位,大大有利!
“能否明後年就當上單于,就看這次能不能把北地郡掃平了!”劉九心中想著。
遠遠的,一騎奔來,馬上的匈奴兵是個精銳空袋子,這匈奴兵奔到樓車之下,叫道:“大王,附近發現漢兵,看樣子是從北地郡出來的信使,有十幾個人,是往東北方向去的,不過看樣子不是去幷州,向是往草原上去的!”
劉九啊了聲,道:“不是去幷州的?”
他心中有些納悶,大軍南下,漢地各郡縣不知道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