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做戊己校尉,董卓是很不滿足的,雖然這也是地區性的軍事長官,而且油水還多,但卻遠離中原,發財容易,升官卻難,想要位列朝班,更是難上加難。董卓是個有大理想的人,他可不甘心在西域待一輩子,所以在西域發的財,他都花在疏通官路上,想要調往涼州,或者幷州,這樣離著洛陽也能近一些。
要想買官,在現如今的大漢朝,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十常侍的,一條是何進的。但董卓不能走十常侍的,他表面上要裝出高潔的樣子,要和世家豪門搞好關係,那就一定不能和宦官集團有什麼聯絡。當然,等他走出了西域,完成了第一步,那時會不會和宦官勾結,那是另說,可現在他卻絕對要和宦官對立的,要不然他就沒法走何進的路子。
對周邊的情況,董卓向來關心,李勤在涼州混得風生水起,他當然知道,可李勤混得越好,對他的威脅就越大,他就越沒有希望調往涼州,等到李勤去了幷州,董卓更加知道,自己沒戲了,涼州他去不了,幷州也夠嗆,而要想得到河東那種好地方,更是想都別想。
而李勤走的是十常侍的路子,董卓要想越過李勤這座大山,進入中原,那他就必須把何進巴結好,可他畢竟人在西域,訊息不是那麼太暢通,所得到的訊息往往有時間差,這樣就使得他沒有得到何進和李勤交好,並且互認親戚的事。
當董卓得知劉九趁著李勤去了幷州之機,南下攻打扶角堡時,他差點沒樂瘋了,要是劉九把李勤的老家給抄了,那李勤就完蛋了,什麼名將不名將的,都成了笑話,連老家都被抄了,還有臉自稱名將麼!
由於董卓乾的是戊己校尉,主要的職責是守護絲綢之路,充當滅火隊的角色,在絲綢之路上,哪裡有戰事,他就去哪裡,反正只要在絲綢之路上,他就不算離了自己的營地。
當扶角堡派人來向他求救時,他正好在敦煌附近,以西域戊己軍的擅跑本事來講,要是他去支援扶角堡,都沒準能比隴縣的援軍早到,畢竟戊己校尉就乾的是滅火工作,跑來跑去就是他的本職差事,董卓的軍隊在馳援方面是很有一把刷子的。
敦煌是涼州的屬地,那是護羌校尉的地盤,董卓這個戊己校尉在這裡轉悠是不對的,屬於越境轉悠了,而且扶角堡又派人來向他求救,要換了別人,董卓這個面子是一定要給的,可他偏偏不給李勤的。
董卓巴不得李勤倒大黴呢,扶角堡被燒成平地才才高興呢,還讓他去救,別開玩笑了。他看了扶角兵送來的禮物,很是貴重,看來扶角堡的守將是真急了,給他送來不少的寶石,就算是他在西域刮地皮,也從來沒有刮到這麼貴重的珠寶。
別人給他送禮,他還真沒有不收過,可別人求他出兵,那就不肯了,把禮物收下後,敷衍了一通,說自己要趕回西域,沒法去支援李勤,隨即他帶著禮物,領著戊己軍,連跑帶顛地回了西域,一直跑到了高昌,以示他真的很急,西域真的有危險。
可董卓剛回到高昌沒多久,還沒等把扶角堡被燒成平地的訊息盼來呢,他卻把劉九給盼來了,這倒黴催的,他上哪兒能想到劉九會跑到西域來啊,而且還跑到腹地來了!
西域長史府也得知了訊息,長史暴怒之下,立即派人給董卓下令,讓他帶兵迎擊劉九,西域雖然處在匈奴單于的威脅之下,可就連單于本人,也只是向路過匈奴地盤的行商收些財物而已,頂多派人來西域騷擾一下,小規模的劫掠,從來沒說過大舉入侵的,劉九就敢帶兵來,這還了得,必須要將之趕走,這個任務當然就要交給董卓了,誰讓他是戊己校尉呢!
董卓著急上火,趕緊召集手下,他的手下倒是不少,而且均是善戰之人,其中有幾員猛將,更是了得,象李傕、郭汜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董卓把手下將官召集到了他的校尉所裡,召開軍事會議。
大堂上,董卓端坐正中,他滿臉愁容地道:“各位,現在劉九帶著兵馬來我西域,該當如何退敵,各位可有高見?”
將領們你瞧瞧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吱聲,心中卻都想:“劉九是被李勤打敗了,所以才跑來的,根據探馬來報的情況看,是李勤故意趕著他來西域的,這明擺著就是報復,報復咱們不去救他老家,事實上我們現在不是要和劉九打,而是在和李勤較勁呢!”
郭汜道:“將軍,聽說那李勤追劉九進入西域後,已然退兵了,好象是駐兵在敦煌一帶,那就等於是扼住了劉九往東的退路,而劉九是不可能往南的,也不會再往西了,西邊是匈奴單于的地盤,所以他只能往北,可北邊是他的地盤,只要李勤不追他,他就安全了,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