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模樣,你還有臉說繼續打下去?就算現在打下了廣東,對我們來說還有意義嗎?”袁世凱沒好氣的說道。
“難道大總統就要這麼放棄了嗎?那我們前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豈不是白白浪費?”段祺瑞質問道,比起推卸責任,讓自己的部下白白流血犧牲,到頭來自己什麼都沒撈到,這更讓人難以接受。
袁世凱默然了片刻,他招了招手,讓段祺瑞先坐下來。
段祺瑞表情有幾分焦慮,雖然他在來之前還沒有想過要怎麼解決廣東的困局,是戰是和的選擇依然有些侷促,可是從自己身為陸軍部長的本能上來說,他還是偏向於繼續打下去。不單單是不能讓前期準備付諸東流,更重要的還是能為自己爭取不小的功勳,在中華民國開國時期奠定威名。
袁世凱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徐樹錚,微微皺了皺眉頭,正在思考著是否讓這個年輕人留下來一起聽自己的意思。
徐樹錚看到袁世凱的眼神,誤以為對方是要讓自己出去,果斷的轉身拉開門準備退出。
袁世凱看到這裡,心中暗歎:這年輕人還是挺識相的,索性考驗一下他。他立刻衝著徐樹錚說道:“你也留下來吧。”
徐樹錚怔了怔,心中卻大喜不已,看來自己真得有機會得到大總統的青睞了。當即,他又帶上了辦公室的大門,依然恭恭敬敬的站在門口附近。
袁世凱嘆了一口氣,轉向段祺瑞說道:“剛才英國公使朱爾典跟你在小禮堂見了一面,你和他可談了什麼話嗎?”
段祺瑞如實的說道:“只是一些閒話,不過朱爾典顯然對廣東戰事很感興趣,剛才跟他談話時提到了英國人對這件事的態度。似乎……英國人想要從中插一腳。”
袁世凱冷冷的哼了一聲,輕蔑的說道:“何止是英國人?半個月前日本公使秘書官山田重光也來過,他們都想趁機敲我們一筆。”
段祺瑞沉思了片刻,問道:“大總統,那剛才朱爾典到底跟您說了些什麼?”
袁世凱沒好氣的說道:“還能有什麼?不過是炒冷飯罷了。朱爾典去年公曆十一月時來找過我,雖然當時你尚在安徽,不過這件事你應該有聽說吧。”
段祺瑞立刻說道:“您是指朱爾典提交西藏備忘錄的事?”
“沒錯,就是那件事。今天他又來,無非是換了一個名義把這件事重新提起。英國人可以從香港直接進攻廣東,從背後打革命粵軍一個措手不及,甚至在革命粵軍反應之前一舉拿下廣州,徹底端掉吳紹霆的後路。”
“這……英國人的條件就是讓大總統您簽署備忘錄?”
“不,他已經坐地起價了。這次可不是備忘錄那麼簡單,是要求我們立刻將川滇聯軍從西藏撤退,二十年之內不許中國人進出西藏。真是坐地起價,落井下石!洋人沒有一個是靠譜的,所謂的國際友邦無非是政治利益的犧牲口號罷了。”
“大總統,眼下的情況已經由不得我們了,英國人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提意見。”
“你糊塗,你的意思是讓我簽署這項協議,正兒八經戴上賣國賊的稱號嗎?哼,你以為英國在香港的那點軍隊真有幫助?萬一他們拿不下廣州,到頭來我找誰去理論?這種事擺明了就是陷阱,我是絕對不會簽署的。”
“那日本方面呢?”段祺瑞迫不及待的又問道,既然現在有外力可以藉助扭轉局面,自然有必要試一試。縱然自己討厭洋人,但日本同屬於東方國家,雖然曾與中國有過很深的過節,在大體上依然有排斥西夷的可信性。
袁世凱瞪了段祺瑞一眼,顯然對段祺瑞一味心思求救外國人感到不滿。不過他沒有出言責怪段祺瑞,隨手從辦公桌案頭上抽取了一份壓在下面的檔案,扔到了段祺瑞的面前。
段祺瑞趕緊拿起檔案看了一眼,正式日本駐華公使館的外交函書。他開啟來仔細過目一遍,第一頁和最後一頁是簡述和詳細的宣告,內容是日本政府願意從臺灣出兵,封鎖廣州海灣,並且在中國政府公開允許的情況,炮擊廣州城。而第二頁則是詳詳細細列出的條件:
日本國政府及中國政府,因中國承認日本國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享有優越地位,茲議定條款如下:
第一款,兩訂約國互相約定,將旅順、大連租借期限並南滿洲及安奉兩鐵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為期。
第二款,日本國臣民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為蓋造商工業應用之房廠,或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權或所有權。
第三款,日本國臣民得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任意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