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3 / 4)

小說:鐵器時代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西夏的皇后,噶爾丹最愛的女人,你會這麼輕易放我走?”

劉子光哈哈大笑,笑得磅礴大氣,氣吞山河,恰在此時一輪紅日衝破烏雲而出,萬丈陽光照在劉子光身上,他大手一揮:“你對我沒有用處,噶爾丹也不會因為一個女人畏首畏尾,你走吧,去告訴噶爾丹,我在南京等他。”

阿奴沉默了,忽然翻身躍馬,大喝一聲:“駕!”便向西絕塵而去。

第八十三章 末路英雄

潼關,西夏皇帝噶爾丹正端坐在昔日西軍帥府的書房之內唸經,雖然西夏是蒙古部落發展壯大而來的新興帝國,王公貴族們都保留著住帳篷的習慣,但是身為皇帝和大汗的噶爾丹卻和別人不同,他喜歡住漢人那種磚瓦建造的宮殿。

噶爾丹不到四十歲,正是春秋鼎盛年富力強之際,他自幼被送到吐蕃寺廟裡成長,是一位受到萬民敬仰的小活佛,在廟裡的那段時間,噶爾丹博覽群書,從佛經到農林漁牧兵書戰策都甚是熟悉,正是這些知識奠定了他日後的成功。

準噶爾汗的位子被父親傳給了大哥,可是沒幾年大哥就被奸人所害,部落大權旁落,噶爾丹聞訊之後,毅然放棄活佛的身份,單騎返回部落,率領大哥的舊部為其報仇雪恨,經過數次血戰,終於殺了仇人,登上汗位,在戰鬥的過程中和大哥的遺孀阿布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等他一登上寶座就立即迎娶了阿布,造就了一段佳話。

自此噶爾丹在阿布的協助下南征北戰,轉戰天山南北,平定了無數部落,征服了無數王國,終於建立了豐功偉業,強大的夏帝國在天山腳下成立,疆域跨越萬里,子民不下千萬,躊躇滿志的噶爾丹終於將目光放到了富饒而又紛亂不斷的東方。

起初的戰爭是很順利的,大軍直下陝西,一直打到潼關城下,若非國內動亂再起,肯定能突入中原,既便如此,噶爾丹還是不虛此行,他以退兵為代價,從袁崇煥那裡換來了大批的物資,又從陝西擄走大批人畜,從回疆搶去大批良馬,可是當;劉子光出任徵西大將軍之後,這些豐厚的收入都變成了泡影,人畜都奪回,回疆也淪陷,數十萬新附軍被俘,就連精銳的怯薛也折損了好幾個萬人隊,紅衫軍乘勝追擊,不但收復了失地,還一直打到西夏腹地,連哈密都讓他們佔了,若不是噶爾丹及時求和,恐怕連伊寧都會丟。

兩國休戰,西夏俯首稱臣,很多臣子都哀嘆大夏國生不逢時,碰上劉子光這個魔頭,幾十年內是別想翻身了,可是噶爾丹卻不這麼認為,他熟讀漢人的歷史,知道漢人的皇帝從來不會容忍臣下的功績和威望高過自己,劉子光怕的越高,死的就越快,果不其然,沒有半年大明就發生變亂,鎮國公流亡海外,太監掌握國政,噶爾丹聽說以後大喜過望,當即點起五十萬大軍發動東征。

東征進行的並不算順利,一開始就碰上了硬岔子,劉子光留在甘肅的部隊是紅衫軍最強悍的一部,他們如同中流砥柱一般擋住了西夏大軍的鐵蹄,但是這難不倒熟悉漢人劣根性的噶爾丹,他巧施反間計策反了劉宗敏,斷絕了紅衫軍的糧彈,又前後夾擊,終於將這股力量消滅,大軍長驅直入,殺進關中。

噶爾丹不怕袁崇煥,雖然袁崇煥確實是個不錯的主帥,但他同時還是個政客,這就會在打仗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考慮各種政治因素,而且他是那種老派軍人,行軍打仗的思維和噶爾丹處於同一水平線,熟讀漢人兵書的噶爾丹當然一點不憷,兩軍在潼關對峙,誰也吃不了誰,但噶爾丹還是棋高一招,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派遣一支奇兵千里奔襲南京城,只要把京城攻破,漢人的陣腳自己就亂了,到時候肯定是軍閥四起,群雄割據,西夏人自然可以渾水摸魚,漁翁得利。

計劃很有魄力,實施的也很有力,但是唯一不巧的是劉子光回來了,他的出現打亂了所有的計劃,但噶爾丹畢竟是千古帝王,心如鋼鐵般堅硬和冷靜,他一不做二不休,趁劉子光尚未坐大,索性率大軍突破潼關,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中原,佔領戰略要地,和中原各大勢力慢慢打持久戰。

噶爾丹用兵如神,西夏三軍將士也頗為用命,但是畢竟時代已經改變,任憑他的馬再快,刀再利。也衝不破機關槍的火網。

白天衝了整整一天,一個個的萬人隊衝上去就再也沒有回來,衝到後來連最鐵石心腸的將軍都受不了了,勸噶爾丹不要再白白浪費兵力了,但噶爾丹堅信敵人的彈藥總有打完的時候,大夏軍艱苦,敵人的壓力更大,誰堅持到最後誰是勝利者,但是事實證明他錯了,一個騎兵戰士的培養需要十幾年時間,父母兄長的教誨,軍隊的教導,幾次戰鬥的歷練,耗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