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南廠被剝奪了這種權力,孫綱這種腦子肯定想不到是皇帝為了平衡而搞得調整,還以為是都察院背後搞的鬼,所以一心想找回這個場子。
劉子光一擺手,示意孫綱不必如此興師動眾:“只不過是個書呆子,理他作甚,這幫御史都是人來瘋,你越搭理他,他越來勁,不過我就奇怪了,我剛進京城怎麼就有人通知了這幫御史,不曉得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你幫我把這個事情查一下。”
“大人,您是不知道啊,最近兄弟們辦差很不爽,那些當官的說咱們沒資格管他們,說官員只歸吏部和都察院管,遇到該配合的總是和咱們對著幹呢。”孫綱抱怨道。
這一段時間朝廷鉅變,權力重新洗牌,在京的東林和魏忠賢都沒損失什麼,劉子光卻真真切切的被奪了權,以後南廠只能負責反間諜工作了,國內的監察任務被都察院和東廠瓜分,而錦衣衛則擴充了武裝,負責京畿一代的治安,原本屬於自己的五城兵馬司被肢解,大批山東籍士兵發回山東,軍官遣散,委任了一大批本地軍官,這一切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遠在北京的劉子光根本無法做出反應,紅衫團也不可能做出什麼反應,這只是朝廷的正常人事調整,難道抗拒命令造反不成?
“不讓你們查當官的,你們可以換個名義查嘛,給他安個滿清間諜的帽子不就完了,看誰敢呲毛。”劉子光一句話就解了孫綱多日以來鬱悶於心的問題,開開心心的退下了。
劉子光坐在南廠衙門的大堂上,兩隻腳翹在公案上,望著頭上懸著的“明鏡高懸”的牌匾發呆,這一年多以來他升的太快了,快到別人目不暇接,也快到沒有時間培養自己的根基力量,不管是南廠還是紅衫團,抑或是新組建的北洋水師,雖然有強大的武力,但是嚴重缺乏高階別的文官和謀士。
如今朝堂上的話語權完全被東林黨所把持,六部中,吏部禮部刑部兵部都是東林的人,戶部的胡雪齋也快被架空了,只有宋應星執掌的工部在自己控制之中,可是宋老頭當尚書之前只是個小小的縣學諭,八品官而已,在官場上根本沒有人脈,能把持住工部不被人架空就不錯了,根本沒有精力,也沒有本事在朝堂之上幫劉子光說話。至於蘇州知府和上海總督這兩個地方官員,雖然算是自己派系內的人,但畢竟不是嫡系,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變節,指望不上。
至於謀士就更缺乏了,只有一個李巖勉強夠格,但他熟讀的那些兵書也都是冷兵器時期的,對於即將出現的大規模火器和機械化作戰,完全陌生,無法做好一個參謀的工作。
別說李巖,就是劉子光自己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對熱兵器時代的戰爭只限於各種影視作品和中央七套軍事節目那幾個專家的胡扯八道。
想到這裡,劉子光忽然從公案後面跳起來,大聲嚷道:“備馬,本侯要視察京師講武堂和京師理工大學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興國以教育為本,劉子光深知這個道理,早在南廠建立的初期,他就出資建設了兩所學校,一所名為京師講武堂,顧名思義是所軍校,但不是朝廷官辦的軍校,而是他劉子光私人辦學,專門招募社會上的有志青年參加,識字的最好,不識字也沒關係,反正學堂除了教打仗之外還教認字,這所軍校有初級班和高階班兩個部分,初級班的學制是一年,學習基本火器機械知識和弓馬刀槍,畢業之後可以擔任紅衫團的小旗,高階班學制三年,選拔的都是年輕的,腦子裡還沒有被傳統思想禁錮的青年人,抽調紅衫團、工部、南廠的人員擔任教官,教授物理化學知識,兵器原理,作戰指揮,後勤保障,情報分析等科目,其實教官們也沒有系統的課本,在、都是邊教邊整理,大家一起探討,把軍校的課本編纂出來,等於是在實踐中發展,這所講武堂是劉子光培養軍事人才的搖籃。
京師理工大學堂則是一所以科技見長的學府,這所學校和工部聯絡密切,招收了不少心靈手巧的匠人,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每天都堅持科學試驗,位於孝陵一代的校園佔地極廣,擁有大量機器裝置,包括織布機、船臺、鐵軌、機車、鍊鋼高爐,環形跑道、靶場等設施。
兩所學校都包食宿,包就業,招募的都是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這些人頭腦敏捷不僵化,而且容易培養忠誠度,劉子光還規定了最高每月二十兩的獎學金,各科成績優良的學生都可以獲得,,而且由尊敬的劉大帥親自頒發,說起來也有好幾個月沒來看望這些學生了,作為校董的劉子光今天特意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探望,學生們還不知道怎麼開心呢。
到達京師講武堂門口,鎮武侯一行人卻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