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共榮皇帝名下的,唉,事到如今也管不了那許多了,王輔臣勸降了最好,勸不降還得是自己的降軍打頭陣啊,不管怎麼著自己都得硬著頭皮上了。
王輔臣也鬱悶著呢,這仗打的實在窩心,居然被一夥民團圍在城裡,幸虧他趁秋收搶了不少麥子進城,存糧足夠撐一年的,糧食是夠了,信心卻不足了,聽說明軍主帥換了人,已經將青州府包圍了個水洩不通,他和周培公之間的聯絡全靠飛鴿傳書了,已經好幾天沒有信鴿飛來了,難不成青州已經破了?
正疑惑,部下通報周培公來到,王輔臣大驚,趕緊命人將其迎進來,在府衙敘話,周培公依然穿著清軍服飾,但是進來之後將帽子除去,赫然髮辮已經不見了。
王輔臣道:“培公莫非已經降了?”
周培公笑而不答,王輔臣心中有數,又道:“莫非你書來勸降的?”
周培公道:“非也,兄弟是特來救你的命。”
第五十三章 馬鷂子
王輔臣一拍桌子:“周培公,你居然背叛了洪老師,還跑到我這裡胡言亂語,我看你的命才需要救!左右,給我拿下!”
堂下立刻竄上來四個如狼似虎的兵弁將周培公綁了起來,周培公並不反抗,冷笑著任由他們捆綁,王輔臣餘怒未消,手按刀柄大有親自將周培公這個叛賊當場誅殺的意思,但兩人共事多年,心思都互相瞭解的很,周培公知道王輔臣若是真存了死志,根本不會見自己的面就會痛下殺手,所以現在根本不用著慌。
“馬鷂子啊馬鷂子,枉你自稱一世忠勇,你這話就不對頭,談何說我背叛了洪老師?洪帥是你我的老師不假,但他老人家並未裂土封疆啊,和我們雖有師生之情但並無君臣之義啊,我周培公行得正,站得直,我一不叛清,我不違背師命,你憑什麼綁我?”
這話就奇怪了,明明剪了辮子,跟明軍混在一起,居然還大言不慚說沒叛清,這周培公的臉皮究竟是什麼做的?王輔臣大為詫異,不動聲色喝退了兵弁,也不給周培公鬆綁,盯著他看了一陣子,坐回到座位上道:“好,我倒要聽聽你如何圓場,說得好便罷,說得不好小心我馬鷂子的刀不認老朋友。”
周培公再次冷笑,找了個座位大剌剌地坐下,道:“輔臣兄現在所任何職啊?”王輔臣一愣,回道:“我乃大清國山西提督,徵南大帥駕下左先鋒。”
“哈哈,原來輔臣兄還記得自己是大清朝的提督啊,那我問你,當今聖上有旨到,你為何如此輕慢?”
“哪有聖旨?”王輔臣驚道。
“聖旨就在我身上,你鬆了綁我自拿給你看。”
王輔臣略一沉吟,喚來兵弁給周培公鬆了綁,然後周培公施施然從懷裡摸出一個明黃色的卷軸來,展開道:“王輔臣聽旨。”
王輔臣見聖旨不似偽造,連忙跪下聽旨,周培公拿腔作調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加封山西提督王輔臣為太子少保,靖寇將軍,賞雙眼花翎,黃馬褂一件,著其帶領本部人馬火速返回山西防地抵禦西夏軍入侵,欽此~~”
王輔臣當場就傻眼了,連磕頭謝恩都忘了,等周培公將聖旨塞到他手裡後掃視一通,才發現了問題所在,這聖旨絕對是貨真價實的聖旨,明黃色綢緞製成,繡著五爪金龍,用了皇帝玉璽,可是這玉璽卻不是康熙爺的玉璽,而是共榮皇帝的玉璽,時間落款也不是康熙三年,而是共榮元年!
這分明就是偽旨啊,王輔臣憤然站起道:“這不是真的聖旨,爾安敢騙我!”
周培公也憤然了,一拍桌子道:“你說不是真的就不是真的了麼?八旗旗主擁戴的皇帝,太宗皇帝的嫡孫,正式在太和殿登基,接受萬民百官朝拜的共榮皇帝下的聖旨,憑什麼就不是真的聖旨!事到如今你還要執迷不悟麼?真定府那個皇帝才是假皇帝,嫂子和小叔子通姦生下的兒子能算是太宗皇帝的後代麼!順治爺已經駕崩,咱就不說了,可是不能一錯再錯啊,豪格大貝勒是太宗的長子,本來就該繼承大統,這天下本來就是顯親王家的,現在只不過是撥亂反正而已。”
王輔臣無語,這些風言風語在清國大臣們中間早已不是秘密,對於漢人的傳統來說,叔嫂通姦確實是嚴重傷風敗俗的事情,說起來順治爺也不過是個私孩子而已,沒資格繼承大統的,現在人家豪格大貝勒家的兒子把皇帝位子奪回來也是天經地義,在法理上沒什麼不對的,即使有爭議,也輪不到他們這些漢臣說話,八旗旗主就能把這事定下來。
見王輔臣沉默了,周培公趁熱打鐵道:“輔臣兄明鑑,現在放下武器可不算是投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