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戰爭;
2、最後結局不能以某一次戰鬥而定;
3、應把戰區向大面積擴充套件;
4、整個國家支援游擊戰爭;
5、國家地理情況不規則,非常複雜,例如:山地,森林地或沼澤地,或者因為是農業國而造成這種狀況。
以上幾點中、除了第二點外,其餘都是地理條件。
游擊戰和反暴亂的戰略戰術
在我們描述暴力的政治運用時,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可用以區分從正規軍到分裂組織再到單個恐怖主義者這樣一個連續的統一體。然而,有一種一般已得到公認的中間性的戰鬥,在這種戰鬥中,非正規軍或游擊隊在其行動中把軍事的和心理的目標結合起來。與常規戰形成對照的是對游擊戰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觀點。游擊戰爭的選擇和機會與那些對付抵抗和反暴行動的選擇和機會完全不同。
有關游擊戰的著作多得很,其中相當部分是早先游擊戰實踐者的心得,這些人運用筆桿如同揮劍一樣輕鬆自如。這類著作的大多內容是詳細描述的常識和歷史車輪的再創造。歷史上充滿這樣的領導人,他們從來沒有具有這類小冊的便利,但他們憑藉天才或在實踐中很快學到的經驗把戰爭打勝了。游擊戰戰術的核心是以空間換取時間。敵方往往佔有地盤上的優勢,而它計程車氣和力量會因為千百個小“切口”而逐漸削弱。敵軍被迫擴大其補給線和通訊線,分散其火力,從而其內部聯絡和翼側可能被切斷,而其決心也因為連續地遭襲擊而削弱。打了就跑、聲東擊西、破壞活動、恐怖行為和伏擊,是游擊戰的主要形式。雖然在戰鬥中為避免酣戰,佯攻和逃跑是主要的手段,而且從戰略上講,游擊戰通常是防禦性的,但是,為了取得勝利,在戰術上必須採取進攻。顯然,這落入利德爾·哈特的間接方法一類了,游擊戰為其倡導機動和突然性提供了一種啟示。事實上,他把傳統的游擊戰的攻…防顛倒過來了,成為縱深突破的防…攻形式,在這種樣式的戰鬥中,戰略的完善性在於無需經過戰鬥就可制定決心,利德爾·哈特所說的戰略進攻避免兵力集中,最大限度地迷惑敵軍,打亂其內線、組織和精神平衡。游擊戰和利德爾·哈特的游擊戰變種所需的機動戰術和誘騙戰術,在毛澤東根據孫子思想概括出來的口號中得到了最好的總結。我們就是以此句名言作為本章之開頭的。
游擊戰中交戰雙方的最終目標是奪取對民眾的控制權。因此,為了取得勝利,任何採取反遊擊行動的軍隊都必須不僅要在軍事上擊敗遊擊力量,而且要實現離間民眾對游擊隊的同情和確保大眾認可的社會秩序和政府的存在這樣一些政治目標,“搜尋和摧毀”戰役必須與恰當地希望贏得“人心”和“思想”相結合,必須與保障有可行的政治權威相結合。戰術的運用應根據游擊隊所佔據的地形和其社會結構而決定。對於小股力量在國外發動的冒險性侵略,象格瓦拉在玻利維亞採取的行動,實施快速的機動突擊就行了。如果是屬於當地遊擊運動,擁有一定的民眾支援,象越共,那麼空中突擊必須與努力控制地域結合起來。“鐵錘和鐵砧”戰術和積極巡邏務須與“警戒和掃蕩”或“分割槽控制”措施相協同。通常,還需要地域控制和快速突擊力進行一定的結合。
軍人守舊是個通病,正規軍在對付游擊隊中遇到的大多困難,起因於他們不能將其行動規模縮減下來,以去適應對手那“捉摸不定手法”。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好的說明迅速而成功地調整自己,以適應有助於防禦性游擊戰的自然的和人工的地形的例子,這就是1169年後的諾曼底人對愛爾蘭的征服。斯特朗勃的部隊避免了用重騎兵實施全正面攻擊的封建軍隊作戰傾向。他們採用了迂迴戰術,靈活地穿過沼澤地和森林地擊潰了蓋爾族人的劍手隊。他們在佔領的土地上,構築城堡,在控制點上修築小據點。為了得到人民的擁護,他們迅速地入鄉隨俗,使用他們取代了的貴族的語言和生活方式。他們勝利了,因為他們擁有一支快速而靈活的突擊部隊和長期據守所佔領土的有效手段這樣兩種必不可少的因素。他們所立即制定的謀略,後來人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重新學習。
先研究戰鬥力。首要的是掌握足夠的武器和火力,以將隨時隨地發現的游擊隊(不管其是在休整還是在行動)消滅。這樣就需要小型的快速機動部隊——空中突擊隊。法國殖民者在塞內加爾、蘇丹、印度支那、馬達加斯加和阿爾及利亞的經驗,促成加利埃尼和利奧泰詳細制訂了反暴用的“油漬”戰術。這種戰術的軍事成分先於民事行動,它有賴於儘可能地達成高速度和獲取極可靠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