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美食最鄉思 作者:鼕鼕

的煙,把草木灰燻一小圓的黑。樟木溪不將包穀當正糧吃,是一種吃著玩的事物。

冬天,烤火籠的時候,也可以這麼放在火籠裡,包谷花從火籠裡蹦出來。樟木溪的火籠,是篾編的一個圓籃,底是用兩根鐵絲十字交叉,裡面放一個專用的土缽,上面有一個蓋,周邊也是篾編,內中是鐵絲編的菱格,一個彎成方形的竹提把,老人的火籠大,小孩的火籠小。上學,是可以帶火籠的,上課擱在地上,腳擱在火籠上。火籠裡一般是木炭,或燒透過的茶枯,表層蓋一層草木灰。下課的時候,用火籠搞吃的,也這麼放包穀粒去,埋灰裡,蹦出一些包谷花來。這要記好時間,有個同學,剛把包穀粒埋進火籠灰裡就打上課鐘了,慌慌張張拎起火籠上課,老師講的是什麼課已經忘記了,只記得他講著講著,啪!同學那火籠裡蹦出一個包谷花。老師怒的看他一眼,又講,又啪的一聲,老師皺皺眉頭,懶得理他了,接下再講,卻是啪啪啪連續地一串響,老師忍無可忍,就衝過來,把同學的火籠拎到教室外面去了。這是一個大教訓。

第二部分 霧江南

第18節 竹葉菜

竹葉菜的清秀,是竹那樣的一種潔,光亮綠嫩,翠汁欲滴,驕陽將其掀翻在地,晨又舉托起新鮮的葉子,精神抖擻嬌含笑珠,只是想了用很多的柔情,用泉水般的心境將竹葉菜滋潤,與其一道抵達春或者夏天。

很長的時間遙望江南,那曉月玉露,竹雨松風,西塞山腳不止的江濤波湧,絲瓜花一般明媚的少年時光裡,曾在東方山下工人新村種植過竹葉菜,是用帶棘藜的鐵絲圍成的菜圃。竹葉菜山水詩般悠然隨意,幾節苗扦插土壤,澆了水,就生出潔白的根,舒展數片天真綠葉,眼見著生長,挺拔的苗尖撥動陽光之弦。想到那時,極喜歡在夕輝裡,綰了褲管,從田溝提水澆灌竹葉菜地,澆得透,透得像給竹葉菜沐浴,相比較下,冷落了一邊世俗的茄子和辣椒,南瓜與扁豆。澆水,是穿紅背心,藍褲子。

喜歡吃竹葉菜,開始吃它的嫩苗,薄油清炒,是吃幾許綠意,在舌尖上水藻般漂搖,柔光若綢,青鬱餘鮮,好像是毫無顧忌,呵護般含於口,或粗魯大嚼。以後又吃它的管,叫做竹葉菜管,掐成寸長,帶一或二柄葉子,管是青脆事物,像散文裡的中心敘述,觸到了主幹,越過了鮮活的嫩苗意象。再以後,將葉和管分開,那管是一分為四,細細地將小日子撕開,像小鬧鐘的滴噠,佐瘦肉絲和青椒絲炒,味道俗了,則敦厚。再再以後,又將竹葉菜整棵清炒,只將一抹綠意播種心間。

吃竹葉菜,以自種為佳,陽光如注,有紅蜻蜓來,月夜銀輝,有蛙伏於此,螢火蟲飛臨於此,細雨疏桐,它自己暗自拔節。有了這些細節鋪墊,吃竹葉菜的感覺始豐滿。不曾失約,年年種著竹葉菜,竹葉菜走了,少年時光也走了,留住的是若霧若嵐的記憶。今生今世,我還會親手種植竹葉菜麼?

竹葉菜,又名空心菜,薯藤菜,正宗的學名叫做蕹菜,旋花科甘薯屬草本植物,一年或多年生,原產中國和印度,西晉嵇含著西盟全本。weiaijia。《南方草木伏》中有描述,有趣的是,先人將它用葦筏漂浮水中種植,那水波的湧搖,又是一景。竹葉菜有兩種葉子,心形葉子和披針形葉子,感覺像水竹和箬竹的葉,纖細與寬闊,是兩樣表達。葉分兩種,遺傳也區別,子蕹開花,白或紫色,喇叭狀,結蒴果,留種子栽培。藤蕹不開花結子,保留藤扦插,故以藤種繁瑣,須在秋末捆成把貯存在地窖,保持10—15℃,空氣相對溼度75%,冬去春來,以藤育苗。

在北京吃竹葉菜,多闊葉,菜館裡,分蒜蓉炒和清炒二種,可供選擇,它是一道比較適中的清口菜,尤吃紅肉與麵食,間隔一些綠意,就像季節分明,保持對時間的新鮮。我也曾想過用花盆種植竹葉菜的,又覺得那是囚禁了它,想一想它那麼柔嫩,盆栽誰去天天澆水呢?竹葉菜,也是不設防的植物,又因它脆嫩易折,在南方,酷愛麻將又永遠手背的人,便起綽號竹葉菜,意即任人掐割。不過,這與讚美無關。

第二部分 霧江南

第19節 鍋巴粥

早年用比較原始的炊具做飯,其中的鐵鍋和鼎罐,就是極易產生鍋巴的。鍋巴是貼在鍋底的,吃到它時,堅硬無比,江南人家喜歡將鍋巴搗碎,加水煮成鍋巴粥,居然香噴噴的,比正常米飯好吃。鍋巴的極品,則是用柴草灶鐵鍋燜飯燜出來的鍋巴,金黃色澤,脆而不焦,加米湯來煮,吃時只需幾根鹹蘿蔔條,是令人胃口大開的。今時也有專門的酒店製造鍋巴,用米湯來煮,這是一種波普製作,像網路文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