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嚼”字可是真嚼。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詳有記述:“舊訪劉漫塘宰,留午酌,出此供,清芳極可愛。詢之,乃梔子花也。採大者,以湯焯過,少幹,用甘草水和稀,拖油煎之,名‘薝蔔煎’。杜詩云:‘於身色有用,與物氣相和。’既制之,清和之風備矣。”對油煎梔子花這一色美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其實,不管是以芳香、形色點綴生活也罷,食用也罷,梔子都是一種兼具實用與審美功能的重要花卉,得到國人的喜愛。
十四、石竹繡羅衣……唐·李白
身著繡著石竹花的羅衣的美人,立在石竹花畔……
宋代詞人晏殊有《採桑子》詞一闋,題為《石竹》:
古羅衣上金針樣,繡出芳研。玉砌朱闌。紫豔紅英照日鮮。
佳人畫閣新妝了,對立叢邊。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
此詞寫一位美麗的世家女子,因氣候轉熱,她於是取出深藏於櫃中的一件古羅衣,這件羅衣上繡有鮮豔的石竹花圖紋。而這時大概正是仲夏天氣,家園中的石竹花爛漫開放,在日光下顯得那麼的豔麗。這女子穿上涼爽的羅衣,走出畫閣,來到園中,站立在石竹花叢傍,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呢?詞中沒有透露,而是讓讀者自己去想象那身著石竹羅衣亭亭玉立的佳人與朱闌玉砌下石竹花叢交相映襯的畫面,這就是詞人的狡黠之處了。其文至此尚未結束,作者更進一步,將靜態的“對立叢邊”轉向一種動態:“試摘嬋娟,貼向眉心學翠鈿。”結語餘味無窮。
石竹一名洛陽花,系石竹科多年生草本。莖簇生,纖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