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那麼多時間作甚?”在陳希亮印象中,這麼大孩子,不就是玩麼,還用拿出整日的時間來玩耍?
“不瞞爹爹說……”陳恪便道出,自己這幾日的去向。
陳希亮起先氣不打一處來,直想揍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子,但當聽他說到,陳恪決定將炒菜技術傳授給那蔡傳富,使其有能力養活老孃時,陳希亮又感動了:“那蔡老闆的確是孝子,你能幫他的話,實在是一樁積善積德事。”說著拍拍他的頭道:“原來汝等昨日,是做此勾當去了,直說不就完了?何必瞞著我,白吃一頓板子不說,還關了一宿的禁閉。”
“……”陳恪輕輕一記馬屁奉上道:“哪想到你這麼……開明。”
“某本就個開明的老子。”陳希亮果然受用,呵呵笑道:“你可以去教他廚藝,不過入股之事,就免了吧。君子不趁人之危,我們只要回賬來就是了。”
“……”陳恪心說,真是個敗家老子,便堅持道:“我們家將來也需要個進項,總不能光指著爹爹下力氣,收回來款子後,還是在他店裡入點乾股吧,橫豎不欺他就是了。”
“這樣,等他生意好起來再說,”陳希亮不是那種古板之人,想想也是個理,萬一自己長病生災,孩子們總不至於餓死,便叮囑道:“到時候人家有能力還債,還願讓我們入股,就不算我們趁人之危了。”
“是。”陳恪點見敷衍過去,便很痛快道:“全聽爹爹的。”
“那就五天檢查一次功課。”陳希亮也不知道這樣對不對,但他願意試試。因為他從陳恪的身上,感到了無窮的活力。不免生出一份期待,想看他能折騰出一番什麼樣的新天地!…;
“還是十天吧……”
“嗯……”陳希亮鼻音濃重。
“五天就五天……”陳恪果斷接受,不敢再還價。
~~~~~~~~~~~~~~~~~~~~~~~~~~~~
陳恪還是小看了陳希亮,君子雖然可欺,但智商一點不低,陳希亮在父子之約裡,還是留了後門的——父子只約定五天一查,但課業量多少,卻掌握在老子手裡。
古人學問無遺力,豈能讓頑劣兒討清閒?
而且老陳是鉚足了勁兒,想讓自家三郎和蘇家二郎比一比,倒要看看誰家兒郎更優秀!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陳恪,在具體制定課程之前,陳希亮先對陳恪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考試。結果發現他的大學知識要遠好於預期,但小學知識卻一塌糊塗。
這年代,以經學為大學,稱語言文字之學為小學。比起宋人來,陳恪有超時代的知識積累,分析問題更加全面,思考角度更加新穎,加之他自幼熟讀儒家典籍,對一些微言大義的解釋與闡發,自然遠超同齡人,甚至比陳希亮也不遑多讓。
但陳恪的知識支離破碎,不成體系。對一些經義理解的很深刻,對一些經義又曲解的很厲害,對一些經義更是一竅不通……不過在陳希亮看來,這很正常,因為自己從沒對他講解過經義,只要他反覆背誦。
這倒不是陳希亮偷懶,而是因為此時教學方法如此。一者,是為後續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二來,是這些聖人之言都有深刻的哲理和內涵,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講了也未必明白。需要學生自己體悟,然後等到進入高一層學習時,由學問深厚的宿儒,來傳道授業解惑的。
無論如何,陳希亮認定陳恪的悟性極高、思考能力極強。在沒有老師講授的情況下,就能自己想到這麼多東西……簡直是大儒的胚子啊!
‘孔夫子小時候,也不過如此吧……’做父親的不無意淫的想道。要是他知道,陳恪的那些驚豔之談,都是從後世的書籍、網路上看來的,不知該有多失望。
但在小學方面,陳恪的表現就慘不忍睹了。
所謂小學,就是要求學生對字詞辨形體、通音韻、明訓詁。
首先是辨形體,陳恪雖幾乎無字不識,可一筆字寫得太醜……這倒不是大問題,因為古人並不是從幼年開始習字,他們認為幼時‘骨軟易傷’,所以要等到孩子長大些。才開始教其提筆練字。大約就是從十歲開始,而三郎還不到十歲呢。
真正的麻煩在‘通音韻’和‘明訓詁’方面。所謂音韻,就是文字的讀音,所謂訓詁,就是對字詞的解釋。前者是後者的基礎,不通音韻,就無法真正訓詁。
陳恪的麻煩就在這裡,由於時代的古今遷移,地域的南北阻隔,彼此的語音差異是十分明顯的。所以他在陳希亮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