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陳恪才會對當官興致缺缺,要不是因為在大宋朝,做官就是特權的代名詞,他連科舉都不會考。他就打算做個閒官、享受生活,多找刺激,趕在靖康之前,把這一輩子醉生夢死的糊弄過去。我死後,管他洪水滔天……
但發生在眼前的悲劇呢?管還是不管?對於一個見義勇為壯烈過的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只是在經過六塔河事件後,陳恪已經充分認識到高層的厚黑與無恥,所以他一點信心都沒有。
幫狄青翻牌,幾乎是不可能的。
~~~~~~~~~~~~~~~~~~~~~~~~~~~~~~
“我是猜的。”陳恪回答柳老頭的問話道:“沒有東府大臣的支援,不太可能動搖到西府大臣。”
“果然厲害!”柳老頭對陳恪生出些信心道:“我當你答應了?”
“這件事,我可以盡全力出謀劃策。”陳恪緩緩道:“但是,小妹的幸福,不能用來當賭注。”
“可以……”柳濠也一字一頓道:“只要我看到你的努力,可以不附加任何條件……”
………分割……
我認為,正常人來到這樣一個朝代,都會有陳恪這樣的想法。沈默那樣為民族崛起而讀書的偉人,太少;陳恪這樣,對未來沒有什麼明確的計劃,只是想讓自己和身邊人過得更好的,才是絕大多數。
當然,人的想法會變的,把你放在國家總理的位子上,你也會認真思考國家大計的,所以不要急……且讓他精彩的活著吧。
!#
。。
。,
第一五九章 水漫開封
第一五九章水漫開封
嘉佑元年的大雨,從五月初下到六月初,沒有絲毫要停的意思。n。et說網/ 全文字在排水設施癱瘓七天後,壯麗的汴京城,化為一片汪洋。
為了疏通排水的河道,開封府尹包拯,請了聖旨,率領軍隊,將建在城外汴河、蔡河、五丈河下游河道上的私家園林全都拆除,這才避免了城中百姓遭受滅頂之災。
但開封府糟糕的地勢決定了,在大雨停息、洪水退去之前,城中的澇災便會一直持續。街道變成了河床、房屋變成了孤島,車馬被舟船取代,城中到處漂浮著無數的垃圾雜物、動物屍體、甚至也能看到溺斃的人屍……
這座超級城市中的百萬居民,陷入了嚴重的生存危機中。如果不妥善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政權的穩定,這就要求朝廷必須履行其行政職能,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救災政策、上下一心、同舟共濟、方能渡過難關。
所幸宋朝的文官政府,在內政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士大夫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操、充足的官員數量、極高的官員素質,強大的行政能力,以及兩位有著非凡能力的宰相,更不用提,還有一位千古仁君了。
這一切因素匯聚起來,都使宋朝的抗洪救災,足以令上下兩千年的任何朝代汗顏。
首先是官家趙禎,水災發生後,他便下旨罪己,並食素齋醮、夙夜禱於上帝,‘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祈求上天將災難移到自己身上。並下旨停止宮中、官府一切娛樂活動,命所有人把精力放在救災方面。
同時,他接連頒佈減賑救災的詔令,向民眾保證,朝廷會負責他們在洪災時的生活,以及災後的重建,極大的安撫了市民的情緒。使他們能夠聽從朝廷的指揮。
官家許下了善良的承諾,對於兩位宰相率領的文官集團來說,卻是艱鉅的任務,一百五十萬人的賑災和重建啊,光想想就能讓人頭皮發麻。
好在趙禎一直在滿朝非議聲中,堅持留用文彥博和富弼為相,此刻終於得到了回報。兩人都是難得的治世能臣、賑災經驗豐富,富弼更是曾在青州,賑救過五十萬災民,此刻雖然任務艱鉅,兩人卻能保持鎮定、有條不紊的統籌好整個救災工作。"說網"ww。 無/彈窗廣/告 全文字
有道是未雨綢繆,其實救災也是一樣道理,你事先準備充分,遇到事情自然不會慌張。開國以來,宋朝便頻發各種災害,故而朝廷一直都非常重視倉儲預防措施,廣設各種常平倉、義倉、惠民倉、廣惠倉……其中,常平倉主要負責賑糶,廣惠倉補其不足,義倉負責賑貸與賑給、惠民倉主要負責濟貧,四種倉庫相互配合,在全國範圍內,組成一個完整的救災倉儲體系。
作為京師之地,自然更是各種備災糧倉密佈,足有一百三十座之多。文彥博上任以後,曾親自視察了所有的救災糧倉,查處了一批貪汙義倉的蠹蟲、並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