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好,己方便勝券在握,只需等待那一天到來便可。但趙曙身邊有玄玉率領的一眾高手護衛,還有兩千捧日軍,就算遇上軍隊也能脫身。
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也許夫君陷入誤區了。”小妹想了想道:“這種時候,就算除掉了晉王,趙宗實也不過是為他人作嫁。”乾元節後,官家封賞百官,有爵位的晉爵一等,沒爵位的升官一級。趙曙便從齊王晉為晉王,一個被視為儲君的王爵!
“嗯……”聽了小妹的話,陳恪發現己方之前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趙曙和自己身上。卻沒想到,彼消此長之下,對方如果直接正面決戰,肯定損失慘重。
這種情況下,如果換成自己,要麼放棄,要麼出奇兵、行險招,才能反敗為勝!
想到這,陳恪突然打了個激靈,他意識到趙曙此刻離京,正是趙宗實一手造成的!若不是他們將耶律洪基的行蹤曝光,官家肯定不會讓晉王當這個送伴使。
趙宗實為什麼要讓趙曙離京?既然不是存心加害他,肯定是想讓他在某件事發生時,恰好不在京城。
陳恪閉目冥思,他一下想到,之前的‘行刺陳希亮案’和‘競技場爆炸案’,極可能對方故意製造出來,吸引己方注意力,結果忽略他們的真實目的!
這樣一想,不禁豁然通暢。那麼只剩一道填空題,他們到底有何圖謀?!
夫妻倆決定各自冥思苦想,然後寫下來看看,是不是猜的一樣。
盞茶功夫後,陳恪看到了小妹所寫的,乃‘一旦山陵崩’五個字。
小妹也看到了陳恪所寫的‘效祖宗事’四個字。
兩人都面色煞白,因為他們猜得是一件事!
宋朝的皇位繼承,總是充滿了戲劇性。宋太祖趙匡胤的‘燭影斧聲’自不消提,就連真宗這樣正牌的太子,在即位時都險象環生!
儘管趙光義強勢了一輩子,掌控了一輩子,但悲哀的是,他剛剛嚥氣,屍骨未寒時,他生平最近親的兩個人便背叛了他。
一個是曾經幫助他篡位的大內總管王繼恩,另一個是他的皇后李氏,這兩個人險些便聯手毀了太子趙恆的皇位……真的是隻差一線之間。
也許是顛倒皇位上癮了,王繼恩這個背叛了太祖的死太監,在太宗駕崩後,又習慣性的背叛了,他先聯絡了兩個同夥,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然後找到了擁有可以廢立皇帝的至高權力的那個人。
李皇后!
這可不是亂說,在大宋朝,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那個人並非皇帝陛下,而是皇帝他媽——太后娘娘,遠有杜太后,近有劉太后,還有未來的一系列太后,幾乎每一個太后都是強權的代名詞。
因為太后手裡有廢立皇帝的權力,而令她們的兒子們,不得不十分孝順,否則便朝不保夕!
現在趙光義死了,他的老婆也升級為太后,一下子就成了大宋朝的最高權力人!結果因為李太后的個人偏愛……她更喜歡皇長子趙元佐,不喜歡趙恆,於是在王繼恩三人的攛掇下,準備立趙元佐為皇帝!至於皇太子趙恆,該幹嘛幹嘛去……
哪怕事後審視,這個小團伙的計劃都很可能成功。只是因為那位‘平時老迷糊、大事不糊塗’的宰相呂端突然發力,才挫敗了他們的計劃!
若不是李皇后、王繼恩等人,是在趙光義病危之時臨時起意,缺乏應變的計劃,恐怕呂端再神勇,也不可能力挽狂瀾。
如果要研究這個計劃的可取之處,無疑最大的成功,便是將皇太子趙恆擋在宮外,他被隔離了,連皇宮都進不去。所以才任由李皇后和王繼恩,在宮裡翻雲覆雨。
現在趙曙被隔離的更徹底,直接遠離了京城!而皇后曹氏,對趙宗實的偏愛,要遠甚於趙曙……如果這時節,官家突然駕崩,只怕太祖太宗駕崩後的戲碼,恐怕又要重演了。
不會每次都有呂端,就算呂端再世,也不能每次都力挽狂瀾!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趙禎怎可能在這幾日駕崩呢?
陳恪反覆向前世記憶求證,終於記得趙禎是嘉佑八年,突然得病駕崩。現在是嘉佑七年,還有一年呢!
若非病死,那隻能是被暗殺或下毒了。然而趙禎身邊有狄青,有忠心耿耿的胡言兌,加之趙曙也透露過,官家進一步加強了防範,尤其是防備下毒。如此防護嚴密、絲毫不大意的皇帝,怎會在數日內駕崩呢?
陳恪的思維,又陷入死結當中。
…分割……
一邊睡一邊寫,好歹寫完了。(未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