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匆忙,都想第一個到達芝加哥。先前那種危險的緊張感消退了,孩子們也開始在後座唱起歌來。”

“道路突然變為上坡,並進入了一處原¬林地帶。當汽車急馳到坡頂時,我看到—太遲了,北邊的山坡如同一條光滑的冰河。我瞥見在我們前面的兩輛汽車猛烈地傾倒,接著我們的車便打滑衝了出去,我們飛過護欄完全失去控制,然後掉進雪窠裡,車仍然直立著。很快,一直跟在我們後面的那輛車子,也滑了出來,衝向我們汽車的側面,撞上車門,落了我們一身的玻璃。”

這件事例中豐富的細節讓聽眾很容易把自己投射到當時的情境之中。總之,你的目的是要聽眾看到你原先所看到的、聽到你原先所聽到的、感覺你原¬先所感覺到的。唯一可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方法,就是採用豐富而具體的細節。如同本書在第二章第一節中所指出的那樣,準備講演的工作是給出答案的工作,以回答“何人?何時?何地?如何?何故?”五個問題來刺激聽眾的視覺和想象。

(4)儘量再現你的經¬歷

除去使用圖般的細節描述之外,講演者還應使其描述的經¬歷再現。這是講演與“表演”相近的地方,所有的大演說家都會有一點戲劇天份。然而,這並非一種稀罕的、只能在雄辯家身上才能找到的特質。小孩子們的身上多半都有這種豐富的戲劇感,我們所認識的許多人都有天賦的戲劇感,富於面部表情,善於模仿或做手勢,它至少是這種無價的戲劇能力的一部分。我們多數人都有某種這樣的技巧,只消稍加努力和練習,就能有更多的發展。

重敘事件時,在其中加入越多的動作和強烈的情感,就越能對聽眾留下深刻印象。講演不論多麼富於細節,講演者如果不能以再創造的熱情來講敘,整個演講也終將會顯得軟弱無力。你要描述一場大火嗎?把消防隊與火焰搏鬥時,群眾們所感受到的焦灼、激動、緊張的感覺給我們。你要告訴我們你同鄰居間的一場爭吵嗎?那就讓它重現,把它戲劇化。你要陳述自己在水中做最後掙扎、驚恐襲上心頭的情境嗎?那就讓聽眾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裡曾有過的那些可怕時刻裡的絕望吧。

舉例的目的之一,就在於使自己的講演被人們牢記不忘。只有把事例深印在聽眾的腦海中,他們才會記得你的講演,以及你要他們做的事。我們總記得華盛頓的誠實,是由於櫻桃樹的事情,已藉著韋姆斯的傳記而深植人心。《聖經¬•新約全書》是嘉言懿行的集大成者,其道德操守原¬則,都藉著富含人情趣味的事例而彰顯、強化。例如“善良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就是如此。

這種事例,除了可以使自己的講演更容易被人們記住,還可以使你的講演更有趣,更有說服力,也更易於瞭解。生命所教給你的經¬驗,已被聽眾重新感知。他們,就某種意義而言,已經¬決心照你的意思做出反響。這樣,就把我們帶到了“魔術公式”的第二階段。

法則25:讓聽眾知道該做什麼

(State Your Point What You Want the Audience to Do)

現在,“引起反響的演講”進行舉例的階段已用去你四分之三以上的時間。假如整個演講只有2分鐘,那你就只剩下20秒時間可以一語中的地說出你期望聽眾採取的行動,與採取這種行動的好處。說細節的需要已經結束,做直截了當的宣告的時候已經¬到來。這與報紙的技巧相反,你不是先說標題,你是先說故事,再以自己的重點或對行動的請求做為標題。做到這一點得憑藉以下原¬則來實現。

(1)簡短明確提出要點

要精確地告訴聽眾,確實要他們做什麼。人們只會去做他們所清楚瞭解的事情。所以,你必須自問,現在聽眾已經¬準備按你的事例而行動了,究竟你確切地要他們做什麼呢?把講話重點像拍電報一樣寫下來,倒是個不壞的主意。設法減少字數,讓自己的言辭儘可能清楚、明白。千萬不要說:“幫助我們本地孤兒院裡的患兒”吧!這樣的話太籠統。應該這樣說:“今晚我們就簽名,下星期日會齊,帶領25名孩童去野餐。”重要的一點是,請求聽眾做明確的行動,這行動可以看得見,而不要心理活動,因為那太含混。舉例來說:“時時想想父母吧!”就會因為太籠統而無法行動。要這樣說:“週末就去看望父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