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首先是你要認為2007年瘋狂後2008年的調整是“傷疤”是“痛”,但我相信對大多數開發商而言,他們並不這麼認為,相反,因為這次危機的“風聲大雨點小”“水過地皮溼”,來得快去得也快,倒讓很多人更加堅信市場是持續向好的,所以便更加瘋狂。

開發商對市場、對專業失去敬畏和尊敬可能才是本次調整帶給市場的最大隱患,這個隱患終將使得一些公司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 如何看待現在房地產市場,談談您對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 最好的txt下載網

經理人觀點:上海乘星行總經理李驍(2)

在我看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30年,沒有隻升不落的太陽,每次經濟危機,我們都採取一樣的手段來人為地延長繁榮週期,這也使得下次危機爆發的力度會更大,中國經濟回撥會發生在什麼時間?每一個開發商都應該問自己:會不會在我們專案操作的週期內?

� 地王迭出是否是一次集體狂歡?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集體的行為未必代表決策的正確,中國有家電、保養品的瘋狂,國外有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和美國地產泡沫的破滅。

所有勝利者無不是在狂熱中保持了冷靜,正如巴菲特所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目前較為樂觀的市場環境中保持一份冷靜,是日後決勝市場的必備心態。

� 您對目前地產行業怎麼看?您認為未來行業將向哪些方面發展?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業仍處於行業整合的第二階段,市場競爭已由區域競爭轉變到全國競爭,全國市場一體化的特徵非常明顯,公司和產品的競爭也已呈現規模化。但總體來說仍然處於群雄逐鹿狀態,雖然一線企業和二線企業的差距已經產生,但隨著市場的發展仍然會有很大的變數。

行業整合的規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行業都將出現少數企業佔領絕對市場份額的階段,比如相對成熟的我國的香港房地產市場,早在多年前便已形成前十大企業佔據80%以上市場份額、前四大企業佔領60%以上市場份額的格局,而內地市場即便位居第一的萬科,其市場佔有率也不過5%~6%。

因此,行業的發展方向必然朝著規模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相當數量的企業將被行業淘汰。

� 您對開發產品有何見解?你認為未來房地產產品形態上會有哪些變化與發展?

產品貴在“適銷對路”,也就是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產品品質同質化大趨勢之下,企業決勝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產品創新的能力。

未來產品的發展將會分化,更加多元,不過相對來說,高階產品的變化和創新將會更加豐富,而中低端的產品,其主流是同質化,隨著產品的日益豐富和成熟,創新將越來越難,因此,誰擁有創新能力,誰就將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

住宅產業化、標準化生產將在市場上佔據越來越高的地位。

� 您如何看待房地產開發公司現有的管理模式,對此有什麼經驗與感想?

盈利模式決定管理模式,目前中國房地產企業處在資金競爭、資源競爭的階段,隨著行業整合的加劇,必將進入企業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品牌等競爭的時代,開發企業應該未雨綢繆,提前佈局。

說到底,行業整合不過是競爭加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其真正的關鍵仍然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什麼?一旦市場形勢不好,行業整合開始的時候,企業間的競爭將首先從最直接的地方開始,比如以前的土地、現在的資金,而以後將進一步從人才和品牌的高度展開。

公司的核心優勢除戰略、管理、人才等,新的盈利模式和新的技術創新,也將會把強者和弱者區分開來。

� 能不能給我們談談公司近些年來的發展?是高調的擴張,還是低調的防守?

這些年是我們公司跌宕起伏的時期。2006年上海的房地產市場開始調整,很多房地產策劃公司開始了大幅度的裁員,我們公司卻作了一個相反的決策,我們選擇了擴張。回頭來看,我們的決策是正確的。我們在那時候接了大量的盤,是抓住了機遇。但2006年偏偏又是公司的多事之秋。在調整中資金是很重要的,正在我們需要錢的時候,受上海2005~2006年房地產調整的影響,開發商資金短缺,幾個開發商拖欠專案佣金,結果導致我們投資購買商場專案損失了近兩千萬元。2007年以後情況開始好轉,我們現在逐步確定了經營方向,那就是專心做二線城市的專案,在有的領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