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6 暴風驟雨(1)
1964年6月,旅客國際的業務已經擴充套件到了27個國家,並擁有200名僱員。在紐約,他們的總部已經遷到了列剋星敦大街上一個大一些的辦公室。旅客國際已成為一家分支眾多的跨國公司,包括汽車國際和兩個機場DFS,不過經營這家公司的4名康奈爾人,卻從未在一間屋子裡聚齊過。那年9月,菲尼把他們召集到紐約,召開第一屆董事年會。這家公司由許多在不同國家、以不同公司為名註冊的半獨立分部組成,而菲尼則在核心位置貢獻著動力、規劃和好主意,他們需要一個合適的管理架構。
查克·菲尼就座後,告訴他的三位搭檔——鮑勃·米勒、傑夫瑞·馬爾斯特德和李·斯特林:他現在擔憂的是,旅客國際已經發展到了如此龐大的規模。他說,眼下首要的目標是要為公司建立一個穩固的基礎,以利於往後的循序漸進的增長和全面擴張。這4個美國人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可是他們卻沒有未來發展的計劃,沒有系統的規劃,沒有公司的歷史,沒有統一的目標,甚至沒有一份公司僱員的名單。“我們的公司必須發展成為一個更有效率和活力的組織。”他說。為了實現流線型分工,他給每人都分派了管理角色:米勒負責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