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武則天女皇之路 作者:風格1

說王皇后向武則天尋釁,誣陷她偷東西欲杖斃皇帝寵妃,那純屬絕不可能的藝術虛構了。武則天身份特殊,王皇后絕不敢不奏明皇帝就徑直引入宮中有虧皇帝聖德,第一種可能性應該不大。史載,王皇后“性簡重,不曲事上下”,就是她生性莊重,不善於討好上面(指皇帝李治)和籠絡下面(應指一眾宮女宦官了),這樣的性格,與其說她會為了對付蕭淑妃,把武則天藏起來陰令長髮包裝好了,然後硬塞給李治作birthday cake,給丈夫一個surprise討取歡心,還不如說李治突然把住在尼寺的女朋友帶到她面前,讓她大大的surprise來得可信。

由上所述,個人覺得兩唐書武后本紀的說法當更接近真實,武氏實為高宗自己召入,搞那麼多花巧,無非是李唐後人為尊者諱,掩飾李治自己積極主動子納父妾的事實罷了。而當時面對著丈夫和丈夫的新歡(舊愛?)的王皇后,其實也是沒有什麼選擇餘地的。她是皇后,因此必須大度。既然已經無子,那麼就不能再嫉妒。收留下這個新侍女的滋味,大概也就只有她自己知道,恐怕未必是幸災樂禍地就等著看蕭淑妃的笑話吧!然而就算心有戒備,她也不會想到,眼前這個恭謙有禮的侍女,日後將會改變她的整個人生。

而這對於武媚而言,同樣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她終於結束了地下夫人的身份,正式成為李治後宮中的一員。再一次踏入長安宮廷的武媚,心裡想必是百感交集的吧。十四年,整整十四年!走過千里萬里,她終於又回到這裡。十四年前,她還只有十四歲,還擁有大把的青春和少女的憧憬,“見天子庸知非福?”的話語言猶在耳,只是現在聽起來更像是諷刺而已。而今華年已逝,起點甚至更低,只是一個卑微的侍女。但這已是她花費了無數的辛苦,無數的心機,才能換來的呀!從此以後,她再也不曾讓任何機會從她指尖溜走,因為,她已經輸不起。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順上意”,“痛柔屈不恥以就大事,帝謂能奉己”,“始,下辭降體事後,後喜,數譽於帝”,“昭儀伺後所薄,必款結之,得賜予,盡以分遺。”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想見武媚初入宮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態。她那低眉順眼甘心服小的姿態,就連王皇后也深為滿意,忍不住為她說好話,一眾宮女和宦官自然更是眾口一詞地讚譽有加。這種姿態是否為了成就日後廢后的大事,個人以為是不能一概而論的,至少在她初入宮時,這是為了能在宮中立住腳的必要舉措。皇后畢竟是六宮之主,得罪了她有什麼好處?而廣結善緣,處處多栽花少栽刺,正可以看出她內心的悽惶,作為一個曾侍奉過先帝身份尷尬的普通侍女,她可不願意再被人像垃圾一樣踢到哪個寺廟哪個角落裡去,這種“懂事”和“本分”下面的淒涼和無助,又豈是別人想象得到?不過,對於下人的籠絡也為她打下了良好的人緣基礎,日後組建後宮情報網時事半功倍,不僅在爭寵上,在和丈夫兒子爭權上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是後話了。

說到這裡,我們不能不提及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了。在隋末唐初的那段風雲歲月,武士彠便是依靠善觀時通變迎奉攀附的長才而發跡的,他對李淵刻意巴結所營建起來的良好私人關係,是他官運亨通步步高昇的原因之一,有時候就連李淵都忍不住說他諂媚太過了。可是就算最拙劣的奉承話也比最高明的批評聽著順耳舒心,何況是歷經滄桑練達世故又有相當文學才華的武媚。這方面,她無疑繼承了父親的性格,但更巧妙更具有女性的細心和慰貼。和她相比,皇后不過是個不諳世事的貴族小姐罷了,很快就給武媚的幾句好話擺佈得服服帖帖,“後喜,數譽於帝”,這樣被人賣了還要幫忙數錢的單純和無權計,卻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後位,看在武媚眼中,自是有一番想法的。

三、再度入宮(2)

那段時光,大概也是李治最幸福的時候。武媚對於王皇后尚且“下辭降體”,對於這個掌握著她命運的大唐天子更是加倍的小心翼翼,全心全意地迎合奉順了。那時的武媚,沒有了太宗在世時的顧忌和避嫌,不像在感業寺時的咫尺天涯,而是全身心都屬於他,釋放出所有的溫柔和體貼。“屈身忍辱,奉順上意”,“帝謂能奉己”,如果說貞觀時期的偷情還帶著青春期少男對於成熟女性的朦朧的好奇,感業寺的相會還帶著挑戰禁忌的瀆神的刺激,那麼這個時候的李治,則是整個人都被她打動和征服,她那以人生經驗為底蘊的懂分寸知進退的世故和智慧,顯然是王皇后蕭淑妃這樣一帆風順的嬌嬌女所不具備的,更讓敏感而依賴性強的李治找到了久違的溫柔和依靠。而她在文學、音樂和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