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圓滑,都不喜歡進諫,規勸李治接受群臣監督、不要行差踏錯的任務便落到了諸遂良的頭上。此外,長孫無忌身為首輔大臣位高權重,難免遭人嫉妒和政敵攻擊,王皇后個性柔弱,諸遂良也負起了保護外朝內宮的這兩位當家人的責任。太宗所揀選的三位輔政人物,大致就是宰輔、良將及諫臣了。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幸京城郊外的翠微宮時病情急劇惡化,自感已不能回京,於是突貶李勣為疊州都督。李勣接旨,連家都不回便動身前往。數日之後,太宗病危,急召長孫無忌、褚遂良入內,託以身後之事,並對太子說,“只要長孫無忌、褚遂良在朝,你不必為國家擔憂!”隨後又單獨對褚遂良說:“太宗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你輔政之後,不可讓挑撥離間之徒陷害無忌。若出現此事,非復我臣。”命褚遂良草擬遺詔之後,太宗病逝,時為五月二十六日事。柔弱的太子只知道趴在舅父的身上哭泣,長孫無忌拭去眼淚,請他立刻接管朝廷,安撫內外,李治竟不能答。無忌忍不住道:“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乃密不發喪,急招禁軍飛騎護送太子由翠微宮回京,將諸事安排停當之後方公佈太宗駕崩的訊息,六月一日,高宗繼位,四日即招李勣回京,加特進二品,旋即拜相。
一朝天子一朝臣,長孫無忌被加封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這是集三省權力於一身了。而以李勣為尚書左僕射、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兩位重臣都非常懂得避嫌,長孫無忌堅辭知尚書事,李勣則堅辭尚書左僕射。此外,太子少師于志寧為侍中掌管門下省,太子左庶子許敬宗兼禮部尚書。新一代的領導班子,大致就是這樣。
三、永徽之治(1)
李治繼位之後,國際國內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是權力交接時的正常現象。###厥車鼻可汗,及負責招降西突厥的阿史那賀魯接連反叛,名將高侃(我偶像高適的爺爺啦,一定要提一筆^_^)生擒車鼻可汗,押送至京師,於是###厥汗國所有部眾,皆為大唐封內之臣,以其地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阿史那賀魯的叛軍也被唐軍擊敗,邊陲安定。國內則表現為對第三代領導班子的不信任。先是有人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問也不問當即初斬。接著褚遂良和許敬宗雙雙被人彈劾,褚遂良被告以低價強行購買他人土地;就是仗勢欺人搞土地兼併了,許敬宗的罪名是將女兒嫁給南蠻首領馮盎之子,收取大量彩禮,被告貪財害禮,“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落。”這理由現在看起來多少有點奇怪,嫌人家找的姑爺是少數民族,其實對方好歹也是個小王子的說,要現在不知道多少人寧願倒貼也要嫁出國去,咳咳,時代不一樣^_^調查結果二人罪名均告成立,雙雙被貶外放。不過褚遂良很快就官復原職(顧命大臣到底不一樣),許敬宗雖然後來也被召回京師,卻只能去弘文館繼續寫他編不完的歷史書,被排擠出決策圈之外。既然政治中樞已無異己存在,自然同心協力,年輕天子初登大寶,自信心嚴重不足,也表現得相當合作,對於兩位輔弼大臣十分尊重,所奏無有不準,“上亦尊禮二人,恭己以聽之”,就是說剋制自己,聽從二人的教導,史家用詞真是精妙無匹,值得人再三回味^_^
不過,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確實執政經驗豐富,很有治國能力,政治修明,加之天公作美,故永徽年間,邊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號為永徽之治。永徽之治的出現長孫無忌當居首功,他在立法、行政、文教各方面所作出的貢獻都是無以倫比的。而李治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他繼承了父親善於納諫、賞罰分明的作風,對於吏治,特別是地方吏治,尤為看重,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貞觀末期重中央而輕地方的弊端。登基伊始便下令禁絕各州縣貢奉,召集各地朝集使,稱:“朕初即位,如有政令讓百姓生活感到不便的但說無妨,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回去寫奏摺呈上。”之後每天召集刺史十人入閣,詢問當地民生狀況及政令執行情況。另外還值得一讚的是李治的勤政,永徽年間日日上朝,想想年復一年天天四五點鐘就起床,還真要點毅力和幹勁。可是,漸漸地,李治發現,儘管他勤政如故,自己能做出的決定卻似乎越來越少——權力已經不知不覺地轉移到了長孫無忌的手上。
人們或有這樣的疑惑,封建專制制度下不是君主絕對集權嗎?怎麼還會發生大權旁落這種事?這話也對也不對,誠然名義上所有決定都由皇帝下達,然而擬定各項政策的主要還是大臣,宰相為百僚之首,“總百官,治萬事”,其職權範圍涵蓋甚廣。唐代的中央集權,比秦漢又有加強,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