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3 / 4)

小說:最後的三國 作者:希望之舟

司馬炎不得不同意由羊祜來擔任討逆大都督的任命,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如果司馬炎有合適的人選,便不會再考慮羊祜的,但遺憾的是,司馬炎此刻手中,並沒有這樣能主持大局的人物,重新召回羊祖,就在情理當中了。現在晉國人才凋零,能征慣戰的將領已經是不多了,除了羊祜之外,也僅僅剩下安南將軍杜預和豫州都督陳騫、揚州都督石苞等那麼有數的幾個了,而且這幾個人都鎮守邊疆,沒有一個可以輕易地調動得了。

司馬炎很快地命人寫好了聖旨,派鄭衝為軟差大臣,立刻動身趕往南陽去宣旨。(未完待續。。)

第1017章 盡人事,聽天命

自從鍾會投降蜀國,姜維率大軍從房陵東進之後,羊祜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果斷地下令撤退。儘管在撤退的過程之中,晉軍和蜀軍以及鍾會的叛軍發生了激戰,不過在羊祜的巧妙排程之下,晉軍還是順利地渡過了漢水,至於兵力的損失,倒是微乎其微的。

不過對羊祜而言,這一次進剿叛軍,卻是遭到了徹底的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蜀國的介入,如果沒有蜀國的介入,羊祜拿下襄陽城擒獲鍾會只是早晚的事。

這次南下平叛,羊祜在兵力並不佔優的情況下,利用攻心之策,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果,可以說鍾會的軍心被羊祜輕易地就瓦解掉了,叛軍人心離散,尤其是在胡烈歸降之後,叛軍計程車氣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鍾會苦心經營多年的襄陽重鎮已經是風雨飄搖,覆滅在即。

並不是羊祜沒有料算到鍾會會投敵,但羊祜顯然判斷錯了鍾會投敵的物件,在羊祜看來,鍾會以前和吳國多有勾結,如果鍾會勢窮的話,很可能會向陸抗求援,所以羊祜對義陽的陸抗還是有所防範的,派出了一部分的兵馬進駐蔡陽、安昌,以拒吳兵。

但讓羊祜失算的是,這次鍾會沒有投靠吳國,而是投降了蜀國,姜維從漢中東進,一路連奪魏興、上庸、新城三郡,並與鍾會兵合一處,整個荊州的形勢出現了顛覆性的變化。

退兵也實屬無奈之舉,如果羊祜堅持不退的話,那麼後果就相當難以預料了,羊祜審時度勢,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只能是先行撤軍,退守南陽。

退守到南陽之後,荊州的局勢暫時地緩和了下來,姜維的大軍因為補給困難,暫時缺乏向北繼續攻擊的動力,而鍾會的軍隊這次遭到了重創,折損了近六成以上的軍隊,收擾殘兵,重組軍隊,也夠他忙一陣子的了,所以在南陽前線,雙方倒也是相安無事,除了一些零星的衝突之外,暫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事。

鄭衝到達南陽的時候,正巧碰到了羊祜在城外操練人馬,兩人算是老熟人,相交莫逆,羊祜立刻將鄭衝迎入城中。

鄭衝進城之後,首先便宣讀了聖旨,羊祜有些愕然,他沒有想到司馬炎會重新召他為冀州都督,有些愕然,不過羊祜很快地鎮定下來,按程式接旨謝恩,並置酒宴招待鄭衝。

酒宴上,鄭衝道:“幷州之事,羊太傅可曾聽聞?”

“略有耳聞。”羊祜答道。雖然遠隔千里,但並不妨礙訊息的傳遞,何況羊祜本來就比較關心那邊的戰事,儘管不是第一時間就知曉文鴦和司馬駿戰敗的訊息,但也是相隔不遠。

鄭衝嘆道:“羊太傅都督hebei之時,軍力鼎盛,兵強馬壯,蜀人莫敢攢其鋒。羊太傅調職之後,並冀的局勢便一發不可拾,安國之戰,挫動的可不僅僅是晉軍計程車氣,平陽上黨之敗,文鴦授首,羊腸坂一戰,更是連汝陰王都成為了蜀人的階下囚,可悲可嘆啊!”

羊祜神色亦是戚然地道:“可惜了文次騫,如此一位悍勇無雙之將,本當可以立不世之功,成為國之棟樑之士,然而卻是出師未捷身先殞,誠為軍中最大的損失。”羊祜對司馬駿的失敗隻字未提,只是感嘆文鴦之亡。

鄭衝亦嘆道:“文將軍乃世之良將,可嘆功業未就卻身死上黨,不過好在陛下對其封侯追諡,文將軍在九泉之下,亦可瞑目了。”

羊祜淡然苦笑道:“人既已死,封侯追諡,又有何用?”

鄭衝亦是黯然,羊祜說的倒是實在,人死萬念俱灰,封個再大的王侯也沒有什麼卵用,功名富貴,文鴦已經是無福再享了。

喝了幾杯悶酒,鄭衝道:“此次重回冀州,不知羊太傅有何看法?”

這回羊祜卻是默然了,半響才道:“不知鄭太保是想聽實話還是虛言?”

鄭衝奇道:“這實話是如何講,虛言又是如何講?”

羊祜呵呵一笑道:“此時聖恩蒙顧,羊某重回冀州,自是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