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事寢,劇本未作,聊錄在此)
第一集 一條船靠岸;魏三麻對韓宗仁說;我們上去看看;你守在船上。他和馬志孟上岸;從河邊一鹽店旁走過。營兵聚樂;玩“輸是強盜贏是兵”罰酒。 徐牛在鎮上閒逛;白吃。 糧行門口;魏三麻在看黃豆;問價。對方要四十四文一斤;少一文不賣。魏三麻說買三百斤;能便宜一點嗎。對方搖頭。他們又問米;要三十三文一斤;又覺得貴了;魏三麻指馬志孟說;他要給兒子辦事;買三百斤;王鐵匠有徒弟吃飯;要我們給他帶四百斤;總共七百斤;加上我買三百斤黃豆;能不能客氣些;對方不肯。魏三麻說;今天怎麼日鬼;都漲價了;而且不還價。糧食是買不成了。怎麼辦;好不容易借了一條船來;總不能空著兩隻手回去啊。馬志孟說;價錢是貴了些兒。魏三麻抬頭見到了鹽店;一為孫記,十幾步之外;一為王記;就在他們停船的河邊;靈機一動;決定做一筆小生意。二人商議;馬志孟被說服;到孫記店裡商談;孫見他們買得多;不敢賣;說要殺頭的;魏三麻辯解;二人走向王記。魏三麻想起化多為少的方法,在王記遇到同一問題;但魏三麻說服了老闆;分到四個人頭上(魏,馬,韓,王)又較量了一下鹽價;定為每斤十八文;這下子又多賺了一千二百文;二人付錢;馬志孟猶有猶豫;魏三麻從其手中奪過錢來;嫌他不痛快;付了款;老闆再三要求咬了口;不要說是在他這裡買的。二人進去扛鹽包;上肩;往外運。在船上;韓宗仁又嚕囌了幾句;終於讓步;馬虎了過去。徐牛在一旁看兩個老頭下棋;多了一嘴;說;馬在炮口。一老頭白他一眼;說;河邊不養多嘴牛。徐牛笑道;我就叫徐牛。另一老頭;君子觀棋不語。徐牛;我不是君子;我是牛。老頭;去去;年輕漢子;有正經事去吧。徐牛悻悻走開;哼;臭棋!他無聊地閒蕩著;忽見魏三麻;馬志孟二人從孫家官鹽店內扛出鹽包;往河邊去;急去看;見到河邊之船;船艙內已經堆積若干包;他們蓋好艙板;起航。徐牛想起魏三麻不肯欠兩塊豆腐乾子給他吃的事;於是回身去盤問孫老闆,孫老闆給了他一點錢封他的嘴;仍不甘心;乃去報告營兵(踢翻了老頭的棋攤);說出魏三麻等人來歷;營兵拿起鳥槍追趕。徐牛得意。
第二集 船在航行。船主韓宗仁嘀咕不能買這麼多鹽;萬一有個好歹;魏三麻安慰他;馬志孟認為上了船出了紙店集就沒事了,快撐。魏三麻算賬回去可賺多少;一千二百斤鹽;計用去二萬二千八百文;回去就算每斤賺五文;可賺五千文。船呼呼破浪前行。追趕的營兵放了一槍。船上人發覺了追兵;眼看已近;韓嚇得哭了下來。魏三麻說;人不能讓他們捉去;不如把船丟下;趕快去多叫人來。於是皆上岸;棄船。營兵獲船;不追了;把船往回撐;逃者回望無奈;只得火速回去搬人馬。鐵匠鋪;王兆坦與倪發兒在打鐵。魏三麻逃至;報告情況;王兆坦率眾追去。
第三集 王兆坦率眾追趕。船在行。營兵們正在高興。忽聞吼聲;有人追來;他們說造反了!槍上火。王兆坦;王希榮;韓宗仁三人上渡船追;岸上亦有人追;各執器械。船主趕到;叫喊已遲;船去如飛。船近。營兵警告(口稱王鐵匠!)反惹怒;船仍在接近。營兵放槍。王兆坦更怒。營兵放槍;倒下二人;韓宗仁照應之。王兆坦帶傷鬥;王希榮篙打二人下水;一兵丁正準備放槍;王兆坦一槍投去扎其下水;兵丁之槍對空響;王兆坦跳過去在船上更用勁下扎。王希榮吃驚;王兆坦叫快把那條船上二人抱過來;於是抱過二人;棄另一船;把鹽船往回撐。岸上魏三麻等人目擊打死了人;紛紛回。二下水營兵水淋淋上岸;逃走。空船飄至對面葦岸;船主趕至;罵了一句殺頭的!
第四集 殘陽如血。王兆坦三人將船撐至一蘆蕩深處;魏三麻等人亦至。王兆坦拿主見;事情鬧大了;一人做事一人當;但大家也要躲一躲;韓自認晦氣了;船同鹽先藏在這裡;用船板先把二個重傷的抬回去。王兆坦表示自己不躲。魏三麻對不起王兆坦;王說不說這話了;於是各散。夜;村莊。門*;一個一個逃去的身影;女人的淚。王兆坦安排妻子帶兒外逃;自知必死;留下一根。開爐;添火;倪發兒不肯離開;並勸王兆坦逃;顯出另一種思想;但王沒有接受。打鐵聲;王兆坦赤膊打鐵;鐵錘下火花四濺。
第五集 殘陽照太和縣莊嚴的縣衙大門;門口有一兵丁站崗。室內;鄭知縣便服;手執棋書擺圍棋。上岸之水淋淋二兵奔衙門。兵丁攔;出來一吏;引進;叫三人在一廳內等;吏報告知縣;鄭知縣忙出見。營兵說為首買鹽的是阜陽縣魏家莊魏三麻;為首打死人的是太和縣王家莊王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