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中。這樣的舉動,立刻讓這些邊軍的將士和他們的家屬,對趙興感恩戴德。
同時淘汰那些老弱,給了他們五兩銀子的遣散費,也讓他們歡欣鼓舞,對朝廷和國家,再也沒有了怨言。拿著補齊的八年銀子,何光第1個做的就是,第1次走進了那個鄉鎮,贖買出了自己的女兒,一家人終於可以再一次,抬起頭來做人了。
留下了一個緹騎兄弟,監督著何光招募新計程車兵,帶著大隊人馬急匆匆的向下一個邊軍的駐地趕去。進行了下一次的整編。
經過了整整一個月的奔忙,當三邊的防線再一次變得有活力,有生機,有了戰鬥力之後,趙興疲憊的回到了自己的行轅。然後提起筆來,向崇禎上報了自己的行動過程。
“發放了所有積欠,三邊皇恩浩蕩的呼聲日夜日夜不息,最終,臣淘汰了老弱,整編能戰之兵二十四萬,長城一線,再無危險啦。”
而在奏摺的最後,還是不忘記抨擊了一下楊鶴的政策,深刻的剖析了這個政策的弊端,大大的褒獎了一番洪承疇的能力,肯定了已經改變思維的洪承疇剿撫並用的手段,推薦了流民屯墾和減租減息政策的切合實際,然後一切還請皇上聖裁。這一步必須走,否則就是僭越,好心辦好事,也可能掉腦袋。這就是萬惡的封建社會。
同時,在給老孃的家書之中順便兒的給英國公帶了一封書信,再請求他替自己吹吹耳邊風的同時,依舊懇求他不要愚忠丟掉性命。
英國公接到女婿的書信之後,只是淡然一笑:“不在局中,你怎麼能理解局中的困苦?不過好在,你弄來的那七百萬兩銀子,我還是為京營爭取了一百萬,雖然不多,但足可以讓你的兄弟保命。將來,就看你們兄弟二人的做為了,至於你最終愚忠不愚忠,我也就不管了。”封上了這封信,讓快馬送到西北去,張維賢就如釋重負地長鬆了一口氣,坦然的開始面對未來的宿命。
十月末,趙興主導的王盡忠邊軍軍成,按照趙興追剿流寇的方針,王盡忠的軍隊渡過了黃河,進入山西剿匪。
耿如起多次嚴責王盡忠越界,但趙興一句:“既然你不能做,那就我做。這是我欽差調派,與你無關。”就讓山西官員啞口無言。
十月到了,就在趙興厲兵秣馬的時候,天下的大事依舊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