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上下,全部是萬曆朝開科取士的出身,唯一一個是崇禎元年取的進士盧象升,還不在朝堂,官卑職小。所以,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固有思維,萬曆的門生就對崇禎不感冒,當然的離心。就沒有一個官員來替崇禎著想,來替崇禎說話。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崇禎對他們無恩。沒有感恩之心的打工者,就是隨波逐流,就會拿著工資不辦事,就會你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的心態,就有誰給的利益大,就跳槽到誰那裡去的心態。
勳貴有些人在做事,但他們不是對崇禎效忠,他們效忠的是這個大明。所以才有北京兩次失陷,官員紛紛爭強投獻,而勳貴戰死國公五,侯爵死於賊及建奴二十一,伯爵無數的局面。
但現在,他們被東林死死的壓制著忌憚著呢,根本起不了作用,
現在,盧象升為國死戰,因為他是崇禎的門生,是帶著感恩之心在打工。
趙興在為崇禎救火,是因為崇禎把他提拔起來的,給了他改變自己和別人歷史的責任感在拼殺。
張之及在拼死為國死戰,是因為他是崇禎冊封,是崇禎重用的。
孫承宗拖著老邁之軀在為崇禎賣命,是因為他是崇禎的老師。
但僅僅憑藉著這三四個人,累死你也不能改變什麼的。由於只有這三四個人幹事,他們就成為了所有不幹事人眼中的異類,必然會出現,幹事的人,最終被不幹事的人幹掉驅逐的惡果。
“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快速的組建皇上您的班底,必須有對皇上心存感恩之心的官員站滿朝堂,帶著感恩和真正的忠心,輔助皇上治理這個國家。所以,請皇上開恩科,是的,是皇上恩遇的一群人才,進入朝堂,為皇上所用。”
不能讓崇禎真的發展成懷疑一切的性格,那不但會讓他徹底的眾叛親離,最終也會殃及自己。
必須培養出一批他真正信任的人,然後惠及自己,這就是趙興提出這件事的本心初衷。